內蒙古試點污染第三方治理 開啟市場化治污模式
2015-07-23 07:16: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21日消息(記者初日)內蒙古試點引入第三方環保企業治理污染,從“誰污染、誰治理”轉變為“誰污染、誰付費”,打破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治理方式,規模治理的效應降低了排污企業的成本,有效提高了治污效率。
環境第三方治理簡單說,就是排污者承擔治理費用,第三方環保企業按合同約定進行專業化治理。內蒙古金河環保科技公司總經理田中宏認為,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趨勢。
田中宏:原來環保對各企業來說只是一個部門和車間,投入的專業的人員和研發,沒有專門的環保公司投入大,這樣我們始終掌握領先技術。
處理生物制藥廢水是困擾國內外環保行業的難題,托克托工業園區有多家制藥企業,隨著生產擴大,環保問題已經開始制約企業生產,為了打破這個瓶頸,引入了專業化的環保企業。目前6家制藥企業與金河簽訂了污水處理協議。
田中宏:基本收費標準就是20塊錢一噸水,肯定把它省才給我,不然咱們沒有專業化、規模化的優勢了。
排污企業從自己治污,到花錢雇人治污,與環保公司之間互相監督。第三方治污與傳統治污模式相比,表現出獨特的優勢,托克托縣環保局局長曹慧的體會是,大大提升了污染治理水平。
曹慧:整個工業園區,沒有一滴不達標的污水進入母親河,80%的再生水都要重新利用。
環境第三方治理以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為導向,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明顯減少了政府前期大量的資金投入,更加可持續發展。托克托縣縣長張國平說,今后政府會用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第三方把環境治理好。
張國平:環境治理第三方如果真的達到了國家要求的治理標準,可以獎勵一部分資金,一方面有導向性作用,而且一定會實現資金的節約。
編輯:李岸
關鍵詞:內蒙古;治理污染;環境第三方治理
2015-07-23 06:22:00
2015-07-19 08:08:00
2015-07-16 07:14: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