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記者安蓓、王雨蕭)在線教育、“虛擬”產業園、新個體經濟、共享生產……我國將支持15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提速數字經濟,激活消費新市場、培育壯大新動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助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15日公布的《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支持15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包括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線上辦公、數字化治理、產業平臺化發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虛擬”產業園和產業集群、“無人經濟”、培育新個體經濟支持自主就業、發展微經濟鼓勵“副業創新”、探索多點執業、共享生活、共享生產、生產資料共享及數據要素流通。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國數字經濟展現強大活力和韌性,大量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涌現,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活、對沖行業壓力、帶動經濟復蘇、支撐穩定就業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據意見,在線上服務方面,重點是健全完善與線上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相適應的制度規則,打造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新業態,激活消費新市場。

  在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重點是提升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能力和平臺“賦能”水平,降低轉型門檻,壯大實體經濟新動能。

  在鼓勵發展新個體經濟方面,重點是完善保障制度,適應基于互聯網平臺的新型就業形態和模式發展,完善自主就業、靈活就業、“副業創新”、多點執業政策,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內生動力。

  在培育發展共享經濟新業態方面,重點是發展多種消費形態,探索深化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改革,以物質生產資料數字化支撐共享共用。促進數據要素流通,拓展生產資料供給,創造生產要素供給新方式。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我國已進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階段,引導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要破除慣性思維,推動制度供給改革,打造發展新優勢和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