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 據銀保監會網站24日上午消息,長期以來,由于科技型企業的主要“資產”-技術、人才、知識產權等難以被準確評估,同時又缺少可抵押的固定資產、短期財務指標欠佳,因此難以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融資支持。為了破解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難題,重慶市有關部門自2017年7月以來開展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工作,率先探索輕資化、信用化、便利化的債權融資新機制,建立起“銀行信貸支持+財政風險分擔”的科技型企業融資新模式。
重慶市科技局、重慶銀保監局等多部門針對民營科技型企業擁有知識產權但缺少固定資產的特點,聯合印發了《重慶市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體系建設方案》。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體系借鑒市場上目前較為成熟的個人信用貸款原理,基于對重慶區域內樣本企業的資產狀況、融資需求與還款信用的調查分析,依靠“大數據”等技術,建立了對創新要素和經營管理要素雙軌評估的知識價值信用評價體系。該體系主要特點有:
一是自動評價企業信用。依靠大數據應用和專利軟件化評估,構建以評估知識產權、研發投入為核心,同時評估上下游創新要素(人才團隊、創新產品、創新服務等)的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評價體系;通過加權與加分兩種評價辦法,計算生成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的五個特定信用等級和對應的授信額度(80萬元到500萬元)。
二是整合共享信息數據。通過建立科技型企業庫,將分散的“數據孤島”進行優化整合,實現了知識價值信用評價體系所需的各項數據“一庫盡網”。科技型企業庫還及時更新融資額度、還款情況等數據,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及預測,提高政府引導能力和金融機構風險控制能力。同時,通過把科技型企業的信用等級與信用額度評價結果共享給銀行等金融機構,實現先期授信、按需貸款。
三是持續完善評價體系。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根據管理部門、企業、銀行等各方反饋信息,對評價體系進行動態調整和持續優化;比對驗證各方反饋的數據信息,將企業填報虛假數據情況納入科技信用記錄,取消對不良信用企業的政府科技創新關聯項目和資金支持,確保信用評價體系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同時,為了解除銀行的后顧之憂,重慶市、區兩級財政資金以4:6的比例出資設立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補償合作銀行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逾期本金的80%,合作銀行承擔本金20%的風險敞口和利息損失。為督促銀行加強自身風險管控,改革還引入了熔斷機制,如單家銀行在單個試點區域累計代償率達到5%,將要求該銀行暫停在區域內新增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業務。
為推進知識價值貸款改革工作,重慶銀保監局鼓勵銀行積極研發產品,主動對接知識價值貸款體系。經過對14家銀行合作方案的比較遴選,目前,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工行重慶市分行、農行重慶市分行4家銀行已成為試點合作機構。截至2019年10月末,重慶市累計有4524家企業提出貸款申請,銀行審批通過2064家,申請通過率為46%;累計為1960家企業提供了58.97億元貸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29.75億元,疊加發放商業貸款29.22億元)。其中,563家企業首次獲得銀行貸款,金額7.29億元,占已獲貸企業總數的29%。
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啟動以來,一部分從未獲得貸款的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獲得了銀行融資支持,助推了科技型企業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如,重慶利邁陶瓷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耐高溫、耐腐蝕全陶瓷發熱元件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多項國際、國內專利。由于缺少房產等抵押物,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該公司在2018年通過“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項目獲得240萬元融資后,2個月時間銷售收入增加了500萬元,新簽合同訂單2000余萬元,及時解決了企業研發生產的“燃眉之急”。又如,重慶匯賢優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校園“智能·節能”建設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以技術和產品優勢實現了市場的快速拓展。但因為項目回款周期長、占用資金多,周期性資金需求難題長期困擾著企業。由于公司輕資產、缺少抵押物的特點,又難以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融資。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產品推出后,企業自2017年來累計獲得融資支持700萬元,公司營業收入增長了近50%。
經過2年多的摸索和實踐,重慶市已建立起符合科技型企業“輕資化”特點的知識價值信用評價體系,在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