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劉偉杰:近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七次會議,研究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問題,指出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完善治理結構,提高金融體系的適配性,健全資本市場法治體系,加快修訂相關法律法規。近日,本報聚焦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采訪了業內專家,從不同角度進行采訪、解讀和分析。
央行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之一就是要加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疏通貨幣政策傳導。近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又被再一次強調。8月31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七次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經濟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力度,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
實際上,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并不夠暢通。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范若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貨幣政策傳導不暢主要表現在:一是“寬貨幣”未能及時傳到實體,企業“融資難”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2018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貨幣政策操作也相應加大了逆周期調節力度。初步計算,2018 年以來央行實施降準及定向降準達6次,釋放基礎貨幣約3.4萬億元,資金供給總體充足,但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企業融資可得性依然較低。
二是不同市場利率間傳導速度慢。隨著穩健中性偏寬松的貨幣政策向市場釋放了更多的流動性,貨幣市場利率反應較為迅速,較早出現下降態勢。7天期存款類機構信用拆借加權利率(DR007)的中樞線從2018年上半年的2.95%下降至2018年下半年的2.79%。但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的下降相對遲緩,實體企業融資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對于造成貨幣政策傳導不暢的原因,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是多方面的。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第一,此前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普遍錨定貸款基準利率,為了達成房地產調控的多重政策目標,自2015年以來,我國貸款基準利率一直保持不變。這直接造成企業貸款利率難以有效下行。第二,2018年以來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企業經營及盈利能力面臨一定挑戰。這導致商業銀行風險偏好下降,在貸款審批過程中趨于審慎保守。第三,一段時期以來存款增速持續低于貸款增速,加之存款準備金率偏高,造成銀行中長期流動性不足。第四,2018年4月份資管新規出臺后,部分銀行表外資產需要回表,這會加大商業銀行資本金耗用,也會制約銀行信貸投放能力。
為了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此前央行先后采取了多項措施,包括通過降準及MLF操作補充銀行中長期流動性;鼓勵銀行通過永續債等多種方式補充資本金;監管層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緩解銀行業務人員的避險情緒;出臺結構性貨幣政策,通過定向降準、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方式,向民營、小微企業等重點部門“定向滴灌”。
近期,央行還改革完善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指出,新的LPR形成機制,旨在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由各報價行按市場化原則報價,并由銀行參考LPR自主加點定價,有利于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在范若瀅看來,改革LPR報價機制,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是打通利率市場化改革“最后一公里”的第一步,未來仍要加大力度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一是進一步完善利率走廊機制,推動貨幣政策調控框架由數量型向價格型轉變,并積極推進相關的配套改革;二是在時機成熟時逐步放開存款利率的隱性約束,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三是進一步升級貨幣政策工具箱。綜合不同政策工具的特點,因時因地制宜選擇適當的政策工具,達到貨幣政策調控目標。
王青認為,LPR改革主要指向“融資貴”,下一步監管層還需要著力解決“融資難”問題。而緩解“融資難”的關鍵在于提升銀行的風險偏好和信貸投放能力。前者需要進一步將盡職免責機制落細落實,其中的關鍵是要明確“盡職”標準,切實免除銀行業務人員的后顧之憂。在信貸投放能力方面,在當前存款低增局面下,預計監管層將繼續實施降準,保持MLF操作力度,為銀行提供中長期流動性支持;其次是在銀行補充資本金方面,新的鼓勵措施有可能持續出臺;再次,監管層或將結合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進一步通暢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機制,減輕銀行負擔。最后,為強化針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結構性貨幣政策還將持續發力,銀行監管考核指標也可能會有進一步調整。記者 劉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