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境外機構持倉中國債券的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16452.38億元。6月份凈增持346.19億元,為外資連續第7個月增持中國債券。同時,6月末,境外機構在上海清算所持倉3090.43億元中國債券,當月凈增持400.82億元。這表明外資持續進入中國債市的熱情不減,繼續大幅加倉中國債券。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境外投資者持續增持中國債券有兩個背景,一是中國的經濟背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穩定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的第二大經濟體,債券市場的發展與中國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二者是相互促進的;二是金融發展和金融開放的背景。債券市場是金融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外資加大對中國國債的投資,主要是通過對債券的流動性、收益的穩定性,以及金融開放后交易便利度等三個方面,進行綜合判斷后的市場化決策,標志著中國的金融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中國債券市場產品體系的不斷豐富、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投資者結構的不斷優化,將會對中國經濟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助力產業轉型。
分析人士認為,外資持續出手“買買買”,另一個原因是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的通道不斷被擴大,吸引外資源源不斷涌入。
今年4月1日起,中國債券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未來也有望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以及摩根大通旗下的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債券指數。富時羅素亞太區董事李戰鷹表示,富時羅素按慣例會在9月份進行評估是否納入中國債券,結果有可能將在10月份正式公布。這表明,隨著我國債券逐步納入國際主流指數,境外投資者投資我國債券的需求會上升。
劉哲表示,外資配置比例的不斷提升,中國債券市場與全球市場的聯動性也會有所提升,這也就對債券市場的風險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中國債券市場的對沖工具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有了充分的對沖工具,能夠更好地滿足外資對于風險控制的需求,從而提升中國債券市場的吸引力。
業內分析人士還認為,利差因素也是影響外資投向的原因之一。今年以來,中外債券利差明顯擴大,令中國債券的性價比凸顯。投資人開始尋找中國市場的機會,不斷加倉中國債券。
根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最新數據,7月4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15%,比去年同期下降36.28個基點,繼續保持下降態勢。而在美國國債市場,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956%,創2016年11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在這種環境下,中國債券對外資的吸引力無疑會繼續增強。(本報記者 包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