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記者 王雨馨)“沒想到這么快就成單了。而且兩次接的都是來自歐洲的訂單,前后僅間隔一周!”香港賣家陳先生興奮地說。
陳先生之前經營著一家3C品類的線上商店,2018年以來,香港本地3C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利潤受到各方供應商的擠壓,他因此決定要開拓更廣闊的B2B(business to business)市場,而這是他之前經營的平臺所不能提供的。此時跨境電商外貿交易平臺——敦煌網香港站進入了他的視野,陳先生成為首批注冊的商家之一。結果,剛上線就輕松接到了兩個訂單。
“類似這樣的中小企業的發展故事,在平臺上還有很多。”敦煌網CEO王樹彤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小企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創造就業、技術創新、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中小企業面臨著更多發展機遇。
中國貿促會專家委員徐佳賓認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相關中小企業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主要體現在大環境和小環境兩方面。“從大環境來看,沿線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同感越來越深,理解與支持力度加大;從小環境看,我國系列支持政策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業融資環境變得更好了。此外,第三方平臺以及相關配套服務為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更充分的保障。”
系列政策是“暖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政策實施至今,《關于開展支持中小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專項行動的通知》、《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助力中小企業“走出去”的一攬子實實在在的舉措陸續發布。
“要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服務體系。要鼓勵和支持各類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展覽展銷、組團考察、商務法律等服務,幫助中小企業提升國際化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馬向暉表示,將繼續聯合中國貿促會,深入實施支持中小企業參與 “一帶一路”的專項行動。
金融支持是“雨露”。“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許多中小企業嗅到了芬芳,意識到這是難得的機遇,但確苦于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業務拓展計劃只能止步。久旱逢甘露,如今已有了“治病良藥”。徐佳賓指出,亞投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設立、金融服務公司的服務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等都為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支撐。
以中國銀行為例,為解決中小企業跨境經營困難,中國銀行搭建了“中銀全球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致力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截至目前,跨境金融服務上,中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實現了授信新投放超過1300億美元,跟進區域重點項目600余個。”在25日下午舉辦的“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對接洽談活動現場,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表示:“六年來,‘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為各國的合作帶來了新機遇,為世界經濟注入了新活力。”
第三方平臺是“土壤”。除了政策與資金的支持,中小企業如何打開海外市場,也是“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業內專家認為,數字貿易的大環境讓中小企業“走出去”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中小企業自身力量微薄,憑自身達成“走出去”愿景困難較大。“借助阿里巴巴、敦煌網等第三方交易平臺,不斷強化企業電商服務水平、開拓國際業務,是物聯網時代下,中國中小企業順應時代潮流的重要選擇。”
王樹彤表示,“一帶一路”不僅僅對跨境電商有益處,對于志在拓展全球市場的中小企業來說,也是重大的利好。“我們應抓住這個不容錯失的發展機遇,加速‘走出去’步伐。同時,我也希望充分利用自身平臺資源和生態圈優勢,助力中小企業打開通向海外的窗口,賦予他們出海遠航的技能。”
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認為,中小企業不僅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建設項目不可或缺的參與者。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中小企業日益成為對外合作的主力軍,是世界各國對外經貿關系中最重要的合作領域之一。“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鼓勵和支持我國中小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為我國中小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