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凌晨,字節跳動(原今日頭條)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一鳴與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朋友圈正面"互懟","封殺"、"抄襲"、"誹謗"這些激烈的字眼背后是對短視頻流量的競爭。兩位"大佬" 究竟在爭什么?抖音與微視之間又有何矛盾?短視頻行業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帶您走近這場互聯網"新秀"與"王者"的戰爭。
一、聚焦--馬化騰張一鳴朋友圈"互懟",抖音微視互不相讓
5月8日凌晨,張一鳴在朋友圈發文慶祝稱,抖音海外版Tiktok在蘋果商店取得全球下載第一。在該條朋友圈下,他說:"微信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馬化騰則在留言下回復稱,"可以理解為誹謗"。
面對馬化騰直接"開懟",張一鳴回復:"前者不適合討論了,后者一直在公證,我沒想有口水戰,剛剛沒忍住發了個牢騷,被我們pr批評了。材料我單獨發給你。"馬化騰則回復稱:"要公證你們的太多了。"
針對所謂"微信封殺抖音",馬化騰說,"平臺一視同仁,你過敏了"。
對于上述辯論,騰訊方面表示該截圖為真實存在,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聯合負責人李航表示:"微視從來鼓勵和保護原創、如有涉及侵權內容歡迎舉報也堅決打擊,更不存在所謂'搬運'一說。"
張一鳴與馬化騰在朋友圈的針鋒相對背后,是微視與抖音的競爭逐步升級。
事實上,騰訊早在2013年就上線了自己的短視頻APP微視。然而2015年3月,騰訊宣布戰略放棄微視。此后的兩年內,騰訊缺席短視頻的紅利,不過,騰訊在2017年3月領投短視頻平臺快手。隨后的4月,騰訊宣布微視正式停止運營。
隨著短視頻的爆發,2017年8月,微視低調復活。不過,復活后的微視并未引起太大波瀾。而今日頭條旗下的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等漸成體系,抖音更是在春節前后迎來爆發。
4月2日晚,騰訊旗下短視頻應用微視上線4.0版本,高調"復活"。4月23日,黃子韜成為微視的首位代言人。選秀節目《創造101》女團成員全部入駐微視,并且向用戶開通投票入口。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這為微視引來了大量95后年輕流量。4月21日《創造101》第一期首播后,微視當日活躍用戶增至61.6萬人,啟動次數躍至117.1萬次。
此外,還有消息稱微視復出后以高額補貼開始了"搶人"大戰。網上曝出一份"微視拿出30億元扶植內容創作者"的消息,市場充滿了對微視能否借助補貼以及騰訊系的資源實現對抖音"彎道超車"的討論。
朋友圈截圖
二、解析--高手過招,抖音與微視如何較勁?
短視頻行業抖音占據優勢
根據日前發布的《2018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報告》,2018年3月短視頻行業整體新安裝用戶規模達到1.69億,月活躍用戶數(MAU)為4.61億。其中,3月快手的MAU為2.3億,抖音為1.2億,火山小視頻和西瓜視頻均為1.1億,約為快手的一半。
雖然抖音在國內算不上"一家獨大",但從海外市場來看,抖音可謂是搶盡風頭。據統計,今年一季度TikTok(抖音海外版)下載量達4580萬次,超越了Facebook(2940萬次)、YouTube(3530萬次)、Instagram(3100萬次)等應用,成為全球App Store中,免費下載量最高的應用。
根據第三方市場數據機構App Annie的統計數據顯示,抖音在日本、泰國、菲律賓、越南等亞洲國家都處于市場領先地位,多次登頂當地App Store或Google Play總榜。同時,抖音歐美版musical.ly在美國、德國和法國也曾登頂當地的應用商店總榜。
對此,科技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道稱,"雖然Facebook及旗下產品仍然主導著iPhone應用市場,但過去三個月,來自中國的抖音及海外版TikTok正以黑馬之姿迎頭趕上。"
目前,抖音海外版Tiktok,以及此前收購的musical.ly,目前已經覆蓋全球超150多個國家,月活用戶超過1億。在美國、日本、印尼等地區都曾登頂當地應用市場第一。
抖音宣傳海報
騰訊微視奮起直追
作為短視頻領域的代表產品,抖音取得的成績可謂是有目共睹,也讓同樣關注短視頻的騰訊在除了投資快手等方式外,開始重拾微視這個短視頻產品,對抖音展開正面的阻擊。
據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騰訊微視正式確立為一個獨立部門微視產品部,欲借短視頻分享搶占移動社交領域。但是在強大的微信迅猛發展之下,微視這幾年則陷入了低谷。直到今年4月,騰訊微視迎來今年首次重大更新并進行全面的品牌及產品升級,正式回歸到短視頻的市場競爭中來。
有消息透露,為了搶占短視頻市場,騰訊擬拿出30億元補貼來押注微視,為其批量引入優質短視頻內容原創者。而在功能開發上也加大了力度,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再次對微視進行功能升級,不僅成為了國內首家支持照片、視頻混排制作MV的短視頻應用,更是新增私信、互相關注功能,希望借助短視頻社交這條騰訊最擅長的路徑來實現對抖音的彎道超車。
5月8日,一名在抖音擁有40萬粉絲的播主接受采訪時候表示:最近一段時間,至少有20個人加她,都是招募微視達人的。對方告訴她,在微視平臺發布視頻,根據評級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補貼。該播主向記者展示的一份合同顯示,一位達人在平臺發布視頻所獲取補貼的上限為45000元。只要發布視頻達到30個,每月也有1500元的"保底工資"。
從事短視頻培訓的"陳六爺"表示,微視的補貼規則幾天一變,調整很快。最開始是以點贊數為標準,1000點贊低的幾百,高的2000;最近則根據播放量來評級,不同級別給的補貼不一樣,高的幾千,低的幾百。"
騰訊微視宣傳海報
流量之爭硝煙彌漫
毫無疑問,在目前短視頻行業的競爭中,抖音已經搶占了先機。單從規模上看,快手和抖音的月活躍用戶上億,而月活躍用戶只有200多萬的微視幾乎是沒有存在感。
然而,當前微視正憑借騰訊火爆的網綜《創造101》開始發力,這正是當年抖音靠著《中國有嘻哈》崛起的要素之一。當然以上僅僅是表面功夫,微視就背靠著騰訊這棵大樹來講,還真有逆襲抖音的資本。
首先,抖音目前正在發力社交屬性,相比之下微視本來就有QQ和微信這些現成的資源。因為當前抖音和微視一樣,都是強調內容,而內容同質化是不可避免的一大劣勢,所以社交就成了留住用戶的關鍵。微視能夠打通與用戶在騰訊體系下的社交關系,將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
其次是內容上,微視有騰訊QQ音樂曲庫做后盾,這就讓內容創作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而且版權問題也可以規避。對比之下,抖音的版權優勢就不明顯了,其主要音樂版權都來自摩登天空、太合音樂等。
不僅如此,騰訊視頻等原創視頻節目網綜等,都為微視的內容創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如《創造101》的獨家接入就是很說明。另外,在內容版權保護上,未來微信若與企鵝號打通,則會大大增加PGC用戶創作熱情。
最后,在短視頻領域,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抖音給出的一些數字顯示,其平臺用戶60%以上為本科學歷,90%小于35歲,主要來自一二線城市。這說明在三四線城市微視依舊有很強的發展潛力。同樣在年輕用戶中(95后,00后),QQ的潛力也是不容忽視。微視完全可以跟抖音打差異競爭。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歷史上看,社交網絡都將經歷新人涌入、高速上升、平臺期、商業化導致的衰退這幾個階段。目前微信朋友圈由于商業化,小程序全力支持電商,導致通訊錄中涌入大量的微商和轉發內容。用戶原創意愿大幅度降低,交互頻率和交互質量大幅度減少。而抖音就在這個時間節點崛起,與乏味的朋友圈和有趣的抖音形成鮮明的對比。用戶朋友圈停留時長減少在所難免,這一點也是騰訊真正的緊張的原因。"
盡管目前今日頭條在政策監管領域受到很大打擊,甚至一貫的價值觀理論也鋒芒藏盡,但從目前來看,抖音依然勢如破竹,騰訊旗下新任大將微視在品牌獨立聲量上和抖音還不是一個量級,仍然處于成長期。。
三、前瞻--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短視頻,誰能笑到最后?
而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短視頻市場規模為57.3億元,同比增長183.9%,業內預計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億元。短視頻行業2017年在資本市場熱度上升,僅前三個季度投融資事件次數就達到了48筆,超過2016年全年的41筆。
當微視與抖音爭搶網紅、達人資源的同時,百度也低調攜Nani小視頻悄然入局。據了解,Nani小視頻誕生于2017年12月,產品風格與Musical.ly、抖音、微視相似,是百度貼吧在2017年孵化的A pp中的一款產品,近期傳出Nani小視頻將迎來百度體系內"戰略級"扶持。
目前在Nani小視頻上,個人創作者可以直接獲得補貼,根據不同的挑戰活動,補貼價格在0 .5元/條到1元/條之間,此外人氣榜排名前50位可以獲得50元到1000元不等的獎勵。"百度并不一定會把Nani作為戰略級產品,內部消息6月份還會上線其他對標抖音的APP",一名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
同樣在摸索中的還有阿里巴巴。2017年3月,阿里巴巴旗下視頻網站土豆網宣布斥資20億元全面轉型為短視頻平臺,重金深耕短視頻。
"短視頻是符合當下用戶消費狀態的一種非常好的產品形態,可以讓用戶做到隨時隨地利用碎片時間消費",阿里巴巴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阿里的生態體系中可以看到很多短視頻的應用場景,如淘寶上的短視頻,新浪上的社交短視頻,但目前阿里體系里還沒有出現抖音這樣一款聚焦的短視頻產品。"
同時楊偉東指出短視頻領域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兩年前也曾出現過很火的短視頻,我們要思考它對我們整體業務布局的作用,而不是只看短暫的峰谷和峰頂"。楊偉東稱,短視頻不可能取代長視頻,"短視頻帶來的是瞬間的娛樂感,但不可能產生對精神世界的影響包括啟發、感動、智慧等。"2018年優酷將繼續把長視頻內容產業從大眾化向垂直化的"圈層爆款"推動。
對于短視頻行業的井噴式發展,易觀智庫分析師李欣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加速發展,用戶耗費在移動端的時間越來越多,且更加碎片化,并更愿意于觀看文字之外的、包含更多信息多媒體內容,而短視頻就算這個需求下的產物。
"短視頻的盈利模式未來也可以有很多的方向,比如利用用戶流量變現,依靠廣告投放來盈利,或是開發增值產品通過付費服務來盈利。此外,企業客戶和大品牌商可以在微視上建立自己的平臺,推廣原生廣告或是進行更有創意和內涵的'病毒營銷'等。"在李欣然看來,短視頻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但是需要完整的生態才能讓用戶、主播和平臺三方都能夠形成持續健康的發展。
四、總結
此番張一鳴與馬化騰在朋友圈唇槍舌劍的背后,顯露出的是二者對短視頻行業的勃勃野心。雖然在當前的短視頻生態中,"頭條系"處于行業領先位置,但隨著騰訊微視等一眾背靠雄厚資本的競爭對手的入局,短視頻行業的競爭格局將變得更為嚴峻。短視頻行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對用戶流量和時間的爭奪。只有不斷提升服務體驗,將優質內容與社交功能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打造出優質的短視頻產品。究竟誰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央廣《王冠紅人館》節目和微信公號。
央廣《王冠紅人館》輿情課題組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