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微銀總裁潘世梁
央廣網財經4月26日消息(記者盧靖)第三屆互聯網金融全球峰會北大論壇上周在北京召開,中海微銀總裁潘世梁接受央廣網專訪,圍繞消費金融、線下理財、P2P監管等行業熱點問題進行詳細解讀。
消費金融的風控核心是征信和科技化
央廣網:您剛剛在大會演講中提到未來中國的消費金融將呈現場景化、細分垂直化、科技化、快捷化、體驗化的發展形勢,那么您認為消費金融的風控核心主要是什么?
潘世梁:經濟下行趨勢很明顯,傳統的經營業務或傳統投資相對來講風險會越來越大,消費金融對于這個行業而言變得越來越火熱。消費金融的風控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是征信、征信體系上,國家的信用體系完善到什么程度,對于行業的公司能放開什么程度,征信體系并不是對所有公司放開的,比如像互聯網金融做P2P的大概放開了十幾家。
第二方面是科技化程度有多高,比如審批的流程,審批的速度,把征信體系納入進來之后的分析判斷等等,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征信和科技化是消費金融比較有優勢的,最基礎的東西還是專業,雖然海爾、樂視都在做,我也不否認他們的優勢,但是我覺得術業有專攻,企業專業度需要長久的積累。
中海微銀做消費金融更多的是圍繞美麗、健康、愉悅,還有體育、教育培訓、健身等。像車貸、房貸,銀行已經把它全拿走了,買車、買房在銀行貸款就OK了,商家、商場等基本被信用卡給壟斷了,我們首先要尋找自己的這種優勢,尋找更加細分的市場,其次像車貸、房貸傳統的東西,大家沒有太多的興奮點,反而在新興的領域更好一些。
P2P年化收益率8%滿足不了運營成本
央廣網:線下理財問題頻出,我們留意到中海微銀也在線下設立了一些門店,和P2P門店有什么不同?
潘世梁:我們線下的門店不同于傳統的P2P,線下的門店更多的是城市金融體驗中心,門店里大概有6、7臺展示電腦,里面有金融產品包括像P2P、銀行理財、信托、保險、私募等。下一步金融體驗中心更多地開始為消費金融提供服務,有場景化才OK。
央廣網:投資者怎么樣來辨識哪一種門店是正規的,哪些是非法集資的線下理財公司?
潘世梁:比如產品的收益是穩定在多少,我覺得這個行業控制在(年化收益率)12%、13%是合理的,雖然行業里面都在喊著(年化)8%、9%,但其實對于這種P2P公司而言,(年化)8%、9%滿足不了它的運營成本,如果是真的做(年化)8%、9%的,像大公司可能它的主營和收入就不在這一塊,可能要做更多的投資才可以;如果超過13%,投資人肯定謹慎一些。其次公司的背景也是比較重要的,比如專業背景,是實業出身還是金融專業出身,還有投向,能不能把投向說得很清楚,第三就是我剛才說的線下體驗,比如說錢投到哪里去了,在電腦上都可以查投向的標底以及簽署的協議、合同。
央廣網:中海微銀也有一些交易是在線下進行?
潘世梁:有,尤其是一些大的,因為我們從來不把自己定義為P2P,雖然我們做的業務的模式差不多,但一開始我們沒有貸款端,也沒有做個人的信用借款等,我們做的是中小微企業的借款,我更多的把它定義為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平臺,資產管理為中小微企業去服務,財富管理為老百姓提供穩定收益的平臺;第二我們可以銷售私募、信托,這些合同必須都是紙質版的,這也是國家的監管要求。
線下門店將逐步變成體驗店提高透明度
央廣網:有人說P2P迎來了寒冬,聽您的分析看好像是暖春的感覺?
潘世梁:寒冬我也不否認它,暖春是積極的一面,取決于自身的經營狀況、盈利狀況以及對風險把控狀況。現在全國各地開展行業監管,行政手段會多一些,市場化手段弱一些,這個行業是比較脆弱的,容易發生擠兌的風險,出現擠兌之后,我相信銀行也應對不了。這個時候我們仍然去堅守去做,說明我們的道德底線和運行正規性是有底的,就算真的出現擠兌性風險,因為所有的錢都是真實的投進去了,這個公司就算因為擠兌而垮臺、倒閉,項目是真實存在的,無非就是項目到期給投資人就OK。
央廣網:您剛才提到了全國的專項整治,中海微銀有沒有做一些準備?
潘世梁:有,我們做了幾項改變,第一個是我們開展了自我合規和投資人的教育,每個周末都會安排投資者教育,教他們怎么辨別風險;第二是我們主動地去找到當地的比如金融辦聯合專項小組,去報備公司的高管信息、人員信息、客戶信息,項目信息、風控投資信息等等,主動去做一個工作匯報,帶頭做行業的自律;其三是我們自身的轉型,我們線下門店要逐步地變成體驗店,所有的交易在線上完成,其次我們也在做一些更多的經營牌照的申請,比如公募基金的銷售牌照,比如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等這些也在做;第四我們是希望從產品的豐富性上去做,把它變成線下的金融體驗,讓企業更加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