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0日消息(記者高敏 景明 實習記者方君儀)南京市玄武區公安局“滴滴警務”平臺日前正式上線,這是全國首個滴滴警務平臺。以后市民們可以直接通過手機軟件一鍵報警,附近民警就近搶單到達現場出警。南京市玄武警方“滴滴警務”平臺具體怎么運用?民警用小品的方式進行了演繹。
民警小品演繹現場:游客帶兒子到紅山動物園游玩,不久,發現走失,她立即打開手機滴滴警務平臺,實時報警。掃描二維碼后,報警人立即使用一鍵報警功能,迅速報警成功。
民警:“1.3公里處,有小孩走失? 趕緊搶單接警,好。”
目前,滴滴警務平臺主要針對的是出租車糾紛、走失人員、尋找物品、鄰居糾紛、噪音擾民等6種非緊急類警情。市民進入南京玄武公安的微信公眾號,點擊滴滴報警按鈕就可以開啟一鍵報警功能。
兩分鐘之內,周邊警力可以像網約車司機一樣搶單,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處置。如果一分鐘后仍然無人搶單,后臺指揮室會通過正常流程派警。南京市玄武公安分局局長馮甦告訴記者,這種方式可以更有效率的調配警力就近處理警情,還有考核獎勵民警“搶單”。
馮甦:“通過科技的手段,就近最優質的警力,處理對應的警情。在管理上,我們也會設置一系列的考核辦法,你通過這種方式,來搶單,我們會給你民警一定的分值。它一定是更有效的,效率更高的。”
另外,警方還在滴滴警務平臺中連接整合了各種社會資源,目前已經匯集了涉及災害事故類、復雜警情類、偵查辦案類等7大類共計200多名專家。
一旦發生突發事件,以往民警是多方聯系、協調,請相關專家到場協助處置。有了“滴滴警務”平臺,在有些專家不能及時趕到現場協調處置的情況下,民警可以根據警情點選相關專家,隨后將現場的文字描述、音視頻上傳,拉起一個微信群作為會診室,由專家及時提出相關處置意見。
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分析,這種方式,在具體操作中針對非緊急類警情應該是有一定效果的。
李易:“從具體的操作層面來說,今天的民眾其實對打110這件事情已經是深入人心了,它也非常便捷。如果用這個公眾號的形式,大概要花7到8步,大概要花3到5分鐘,你才能完成報案。如果不是特別著急的事,這種方式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遭到打劫行兇了,你可能已經沒有這個時間去慢慢地處理這件事情。”
在當前信息化、智能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滴滴警務”平臺設計了多種服務功能,通過網絡進行資源整合與信息共享,對于綜合提升警務活動效能、便利公眾服務需求、發揮多部門協同聯動優勢等,都具有借鑒價值,也是一次政務創新的嘗試。
其實,近年來,包括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浪潮、神州數碼等基礎設廠商,都在加碼電子政務領域。從水、電、燃氣等生活繳費,到手機充值、火車票、機票購買,從掛號看病就醫、社保查詢,到交通違法、小客車搖號查詢等等。大家通過手機等移動端就能辦理的業務和享受的服務越來越多了。
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說,其實在廣東、上海等地,也都出現了一些移動互聯網和政務創新的融合。這種借鑒共享經濟模式的嘗試,有望可以拓展到更多政務領域。
李易:“比如最早在去年,廣東省公安廳就已經在推一個便民的服務,就是廣東省人民群眾辦出入境手續,通過APP以及相關的微信公眾號,在手機上就能完成。比如上海交警總隊推出了一個針對上海市民繳罰款的應用,在上海,你現在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對交通相關罰款的處理。我其實長期堅持一個觀點,我們現在圍繞互聯網延伸的一系列的數字化的技術和手段,核心不在于技術本身,而是在于人民群眾到底需要什么。更多的是以問題為導向,而不是以技術為導向。所以你應該首先摸清楚人民群眾在相應的單位里,最迫切(的問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