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學校“停課不停學”,大多組織在網上進行教學。不法分子卻借機冒充老師潛入學生家長的QQ群、微信群,以“疫情延期開學”“網上授課收學費、材料費”為由實施詐騙,全國各地發生的多起案件,作案手法幾乎相同。《天天315》本期聚焦:家長請注意,要防疫也要防騙!
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
央廣網北京2月1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近日,全國范圍內出現多起不法分子潛入學生家長QQ群、微信群,趁疫情冒充老師詐騙的案件。
2月6日中午1點多,江蘇省如皋市一個幼兒園小班的家長們,在班級QQ群中收到了班級陳老師發布的一則收費通知,說接到教育部門通知,開始收取幼兒園學費。統一掃二維碼之后,截圖發到群里。部分家長覺得,學費早晚都得交,于是根本沒有多想,就掃碼交錢了。可是沒過多久,群里突然出現另一名陳老師,告訴大家停止繳費。家長們這才發現:雖然頭像和名字都一樣,但第二個陳老師才是真的,而前一個所謂陳老師QQ號是新的,而且前一天剛剛入群。有家長表示:“當時群里出現了兩個陳老師,我們不知道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有一個陳老師以學生媽媽的身份半夜加入群的,我們不知道。”
經過調查,群里有13位家長上當,共被騙取了三萬三千多元。如皋警方表示,由于家長平時對于老師在群里布置作業或者任務都已經非常熟悉,容易放松警惕。不法分子半夜偷偷進群,進群的消息在第二天很快就被其它消息覆蓋掉了,不容易被發現。如皋警方表示:“因為學生都推遲開學,再加上群里的消息也比較多,進群的消息就覆蓋掉了,也沒有人往上翻著看,沒注意這個人進來。后來這個人根據群主的QQ頭像和名字修改了之后,趁老師午休的時間發這個消息,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十幾分鐘。”
警方也提醒家長,疫情期間要提高警惕,當心不法分子偽裝或者盜取老師賬號,引誘家長上鉤,實施詐騙。“因為現在很多學校和班級都是通過家長群的形式和家長交流。要加強這方面的安全管理。第一,要進群限制。第二,老師或者管理人員要維護好自己即時通訊賬號的安全。家長遇到打款信息要盡量電話核實,不要盲目掃二維碼轉賬,避免上當。”
騙子是怎么進入相對私密的家長群的?警方調查發現,騙子應該是利用了一些非法手段進群。不過,仔細查看家長群的聊天記錄,實際上是可以發現漏洞的。南京警方人士介紹:“我們看到家長手機里面的聊天記錄,只是顯示了這兩個人加入了本群,并沒有顯示是別人邀請還是經過了群主的同意。所以他一定是通過某種非法的手段進群。另外,騙子冒充學生家長發了一個轉賬截圖,但是截圖上面顯示的時間是凌晨3點零8分,很明顯是一個假的。但當時群里人比較多,轉賬的時候也沒看清。”
記者梳理發現,雖然全國多個地區出現了類似案例,但騙子的手法大多一致,都是偷偷潛入不設防的QQ群或者微信群,復制老師的頭像開始行騙。那么,如何對班級群加強管理,防止這類情況的發生?北京啟堯國際幼兒園的紹園長分享了自己的經驗。紹園長表示:“班級群的進群方式采取逐級申請,逐級核實的安全進群流程。怎樣做到逐級申請,安全進群呢?第一步,家長申請進班級群。第二步,園長核實后,只邀請孩子的第一監護人,也就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入群。第三步,園長把工作第一時間交接給各班班主任老師,由各班主任老師負責關注入群的家長。第四步,如果有的爸爸媽媽想邀請其它家庭成員進群,需要先由各班主任老師核實家長的真實身份,上報給園長,說明家長的真實身份后,經園長確認無誤后方可確認入群。另外,班級群的群規、群管要設立限制。每個班的班級群由各班班主任老師經營。提醒各位家長,如果您遇到群里或者微信朋友以老師的身份讓您買課或者轉賬,一定不要相信并提高警惕,防止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