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0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當前我國快遞業務擴展速度快、行業競爭加劇,因此,一些快遞公司的服務質量和服務品質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要,因而出現各種糾紛!短焯315》節目曾報道過大量由快遞服務引發的投訴案例。
那么,快遞到底哪家好?我們的快遞究竟經歷了哪些過程才到消費者手里?消費者在收件時要注意些什么呢?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中消協組織工作人員、消費維權志愿者和專業調查人員,通過寄遞雜志、水果、餐具等3類物品,深入體驗國內部分快遞公司的快遞服務,并隨機選取部分城市快遞網點進行暗訪。
6月8號,本周四,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快遞服務體驗式調查報告》,通過順豐、中通、圓通、申通、韻達、EMS、宅急送、德邦、天天、百世10家快遞公司寄遞了1300份快遞件,從收件、派件、網點服務三個方面進行暗訪調查,發現快遞行業依然存在“暴力分揀”、開箱驗視率過低、出具發票難等問題;而智能快遞柜等新事物的出現,既帶來了便利,也衍生出一些新問題。
中消協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皮小林說,在快遞網點的貨品堆放方面,“近一半網點存在‘暴力分揀’情況”,只有26.8%的派件網點,給進行搬運操作的人員配備了手套,對物品拋扔腳踢(50.0%)和從高處直接將貨品扔到地面上(38.0%)的現象仍然比較多。其中,順豐網點的物品操作綜合評分達到了良好的水平,宅急送、德邦處于中等水平,而圓通、韻達沒能達到“及格線”。
同時,報告顯示,隨著智能快遞柜進入越來越多的社區,在給消費者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衍生出一些新問題。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柳先生說,有了快遞柜,寄到家里的快件,快遞員都不打電話通知了,直接放到小區里的豐巢或者e棧,“手機能收到取件碼,能免去上班時間總接到快遞員電話的不便,但也會擔心錯過短信。”
中消協展示了一個典型案例:成都的李先生在快件投遞幾天之后才拿到手。李先生說,“快件到了,卻沒接到快遞員的電話,無意間翻看微信,才發現收到過來自智能快遞柜的取件碼”。
除此之外,中消協的體驗報告還顯示,發票主動出具率低,僅三成多能現場開具發票。
面對消費者現場開具發票的要求,近七成快遞員都無法滿足,并給出了這樣一些理由:“沒有發票”、“沒帶發票,下次再說吧”、“累積夠一定金額,才能提供發票”、“開發票,要額外付錢”……等等。
讓網購族可以“舒口氣”的是,快遞速度還是很有保障的。此次調查成功收取了1297件快件,遞送平均用時2.2天。其中,同城快遞平均用時1.0天;異地投遞平均用時3.4天。
從總體來看,快遞行業服務狀況并不理想,在10家被體驗的快遞公司中,排名第一的順豐總評分也僅為83分,是唯一一個達到良好水平的企業。德邦、百世高于行業平均分,剩下7家快遞公司得分均低于行業平均,其中墊底的是韻達和天天兩家快遞公司。
在這里,提醒廣大消費者:根據體驗式調查中的體驗員普遍反映,多數消費者簽收快遞時沒有養成當面開箱驗貨的習慣。一旦遇有快件發生損毀、調包等問題,將不利于消費者依法主張自身合法權益。
關于快遞行業出現的一些問題,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和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做出了分析點評。
經濟之聲:隨著智能快遞柜進入越來越多的社區,快件被直接放入柜中,是不是說明“開箱驗視”環節的嚴重缺失呢?其中的利弊如何平衡?
胡鋼:“智能快遞柜總體來說還是有技術含量的,是個有益的新生事物,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和我們讓傳達室代收一下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為我們讓前臺或者傳達室來代收,實際上就已經放棄了進行直接開箱驗視的權利,而好處在于對我們個人信息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這兩項之間有利有弊,看您如何選擇。我覺得,這個智能的收貨柜對于某些標準化的、非定制類的商品可能更為適合。
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也要注意,就是安全的問題。這個安全問題更多的涉及到收貨的環節。因為有的智能快遞柜還有寄放的功能,到時候讓快遞員來取件。問題在于快遞員有一個當面驗視的法定職責,如果沒有面對面,如何彌補這個時空的缺陷,恐怕還有些工作要做!
邱寶昌:“驗視環節是不能缺失的。假如野蠻分揀造成的物品的損失,再給放到這種智能收貨箱里面,最后發現了,責任如何承擔,也是一個新的問題!
經濟之聲:在開具發票的問題上,F在主動要發票的消費者非常少,大家覺得發票沒什么用,可一旦你事后維權,這個東西可能就比較重要了。
邱寶昌:“一方面就事后維權,還有一個是避免稅收的流失。我們都應該要一個正規的票據,不僅僅是一個維權的憑證,對國家的稅收也是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