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財富不能依靠自然資源,它應該依靠人們心中的想法和觀念。——約翰·鄧普頓
人類歷史進程的時鐘指向了21世紀,科技所帶來的社會變革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這其中,金融的推動功不可沒。以美國為例,無數技術變革的背后正是華爾街的力量。通過在資本和創新中搭建橋梁,華爾街創造了無數財富與科技創新,同時也塑造著美國的現代金融。
在中國,科技賦能金融,融合創新的種子已經撒下。從2006年創辦宜信到今天,以唐寧為代表的一批金融科技創業者們成為了這個時代用科技推動金融創新的探路者與踐行者。“十二年磨一劍”——對于宜信而言,在科技賦能金融的創新道路上僅僅只是開始。
科技賦能金融的種子
2000年,剛剛從華爾街DLJ投行辭職回國的唐寧加入了北大師兄創辦的亞信科技,擔任戰略投資、兼并并購總監。亞信科技在中國互聯網發展史和風險投資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稱為“中國IT業的黃埔軍校”。亞信科技承建了中國互聯網骨干網絡Chinanet。2000年,亞信科技在納斯達克上市。更為重要的是,亞信培養了許多互聯網行業以及風險投資行業的領軍人物。例如,亞信的創始人田溯寧(2006年創建寬帶資本)以及丁健(后加盟金沙江創投),還有后來加入的唐寧和包凡。唐寧創立華創資本、宜信,包凡創立華興資本。
2003-2005年期間,唐寧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參與了許多TMT初創企業的投資。包括:敦煌網、億美軟通、達內科技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達內科技于2014年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讓唐寧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回報。
在2006年創辦宜信之前,唐寧還創辦了專注于中早期創業投資的華創資本。盡管在2014年完成法人變更后,唐寧不再擔任華創資本的投資工作,但對于早期創業投資他始終情有獨鐘。截至目前,華創資本先后投資了第一車貸、銅板街、量化派、同盾科技、她理財、Ripple Labs、橘子娛樂、每日優鮮、ONE、一呼醫生、下廚房等一批互聯網創業公司。其中,同盾科技、每日優鮮等成長為所在行業的獨角獸公司。
在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中,對于科技、創新、高質量可持續成長方面的推動,金融扮演著極其關鍵的作用,股權投資正是其中的引擎。唐寧認為,借助股權投資,通過科技與商業模式的創新,資本注入到新經濟中,從而驅動新經濟發展。
資本對于創新的驅動正在中國發酵,但道路仍然漫長。唐寧將中美兩國的股權投資進行對比:人民幣基金的存續周期一般比較短,而美國股權投資基金多是十年以上。以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的一只科技應用基金為例,基金周期是“12+3+3”,用18年的時間來對接市場轉化、科技轉換等。
唐寧用早期從事天使投資的經驗來解釋這兩種不同:“十五年前我做早期投資,投的大都是商業模式創新,這是和當時的經濟發展以及互聯網發展相關,但看美國的創新,大部分都是科技創新,真正有知識產權、有專利、有科學家的事,真正是你做得了我做不了,有高門檻、高壁壘”。
對于今天的中國私募股權機構而言,想要投資科技創新而不只是商業模式創新,就需要有周期更長的基金。過去十年,大部分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都被美元基金所投資,其中基金周期長、可以進行長線布局不失為一個原因。
耐心的錢助力科技創新
新經濟推動著中國未來10年-20年的發展,其中的頭部企業通過私募股權、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的方式成長起來,但這些投資機構當前面臨最大的發展瓶頸是缺乏長期、有耐心的錢。 母基金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母基金配置,以FOF(基金的基金)形式設立周期長的基金投給優秀的GP(普通合伙人),從而享受到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正是這樣“專業而耐心的錢”,其所堅持的長期價值投資已經有所收獲。
2018年5月9日,沃爾瑪宣布160億美元收購“印度淘寶”Flipkart逾七成股份。5月4日,“平安好醫生”H股成功掛牌。4月2日,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聯合宣布95億美金收購“餓了么”。4月3日,全球最大的音樂流媒體Spotify在紐交所上市,成為截至目前2018年最大的科技股上市案例。再往前兩周,藥明康德A股過會,Bilibili、愛奇藝則雙雙登陸納斯達克……這些看似不相干、分布在多個行業的明星企業背后卻都出現了一個相同的名字——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
回顧過去近5年的投資歷程,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通過對于不同子基金的投資,很早就完成了對不同高成長行業的優秀早期創業公司的分散投資布局。截至目前,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用過去四年全國私募股權行業0.6%的累計投資總額,間接覆蓋了全國超過1/4的獨角獸企業。
在唐寧看來,未來10年是母基金的10年。中國的高凈值、超高凈值客戶擁抱新經濟的重要方式,就是通過母基金的方式投資于未來。那么,如何判斷今天很小的一個企業十年后是否有可能成為行業的老大呢?
母基金是這么操作的:它把十到十五只專注于不同策略、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的優秀基金組合起來,每一只不同的基金都有特點、稟賦,優勢,但也有相應的不足之處,母基金管理人通過科學配置,努力實現風險可控、回報可期,得到了新經濟高增長帶來的回報,同時又能把風險降下來。此外,母基金也可以通過二手份額和跟投等方式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介紹:“母基金投資策略主要有三大類:基金投資(Primary一級投資),S端(Secondary二級投資)和D端(Direct直接投資,通常為跟投)的投資。多種投資類型合理搭配,通過系統科學組合,最大限度分散風險,力爭提高風險調整之后的收益水平。在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的投資策略中,這三種策略以科學合理的方式構建支撐著整個投資組合。”
在過去4年的投資當中,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已間接投資了包括分眾傳媒、英雄互娛、巨人網絡、優客工場、名醫主刀、樂心醫療、藥明康德、滴滴出行、Uber、Snapchat、VIPKID等一大批優質項目公司,覆蓋TMT、醫療健康、消費升級、節能環保、智能制造等在內的多個高成長領域。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投資母基金間接投資的企業中,已經有超過100家的上市和新三板掛牌企業,超過40家的獨角獸企業,其中包括25家左右中國境內獨角獸。
不久之前,宜信曾與《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一起推動中國35位35歲以下的科學家、發明家的獎項。今天的中國,無論是經濟結構調整還是傳統產業升級,都更多依賴于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需要更有耐心的、長期的投資來支持。宜信通過“市場化母基金”的形式,引導傳統經濟積累的巨大財富進入新經濟領域,然后通過專業的基金管理人去篩選、識別眾多優秀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扶持它們發展壯大。這個邏輯線條的終點是通過提升投融資效率、促進資源更優配置,最終實現產業結構調整進程中的良性循環。
價值發現中的金融推手
2017年9月,美國舊金山,一場“硅谷對話北京”的金融科技論壇吸引了中美兩國金融科技從業者的目光。在這場峰會上,金融如何賦能科技成為與會者熱議的話題,而主辦方宜信公司給出了自己實踐的答案。
自從2006年宜信成立以來,其對于金融科技的探索與嘗試就從未間斷。從 P2P、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到智能投顧、智能保險、眾籌平臺等,宜信一直在尋找科技賦能金融的方式與應用。
從硅谷到華爾街,從中關村到國貿,全球的科技與金融之間的融合從未像今天一樣如此密切。在花旗銀行最新的一份人才報告中顯示,其Citi Fintech(花旗金融科技團隊)正在試圖成為一家“硅谷式”的公司——他們從諸如亞馬遜、PayPal等創新公司挖來大量科技精英,以應對Fintech公司帶來的持久挑戰。
據花旗分析師預測,到2022年,金融科技公司的收入將超過1000億美元,2023年更將占據北美消費銀行服務市場17%的份額,達到2030億美元。這其中便包括了目前各大金融機構正在搶灘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數據安全、風險控制等。
這種金融遇上科技所產生的“荷爾蒙分泌”正在擴散至全球,中國自然也不例外。唐寧認為:“金融人才和科技人才‘ 來自不同的星球’,需要彼此賦能,成為對方領域的二級專家,才能有效合作,整合創新。”
“毋庸置疑,新金融的發展無論國內外都有著巨大機會。過去幾年,傳統銀行對新金融的態度從排斥轉為創新。過去很多是年輕的互聯網創業者去做金融創新,現在有越來越多經驗豐富的傳統金融從業者也走上了金融創新的道路。”唐寧說。
在唐寧的描述中,科技賦能金融被歸納為:尋找客群未被滿足的金融需求、對于先進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敏感性與利用、提前預判并把握客群未來需求。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下稱新金融基金)應運而生。2016年2月,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發起成立,主要投資于國內外金融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結合孕育的新機會。
宜信對于這只基金的期待,更多是希望在實踐過程中,讓中國投資者了解到金融科技創新前沿的變化,能夠跟一群金融科技企業建立關聯,讓中國投資者分享國際化的投資與全球創新的紅利。
目前,新金融基金的管理團隊完全實現了國際化,從合伙人到投資經理來自不同的地域和國家,而連接他們的紐帶只有一條——對于新金融產業創新的探索。
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采用了股權投資行業最為流行的雙幣種模式,分為人民幣和美元兩個基金。人民幣基金主要面向中國本土市場的金融科技公司進行投資,美元基金則面向全球市場。
雖然僅僅成立兩年,但新金融基金的表現相當不錯,多次登榜全球Fintech Top基金排名。在其所已經投資的近40個項目中,有近20企業登上了美國創投研究機構CBInsights發布的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250強榜單。此外,多家公司已經完成或開始洽談下一輪融資,3家公司開始進入IPO籌備進程。
在宜信新金融基金高級合伙人Anju Patwardhan(下稱Anju)看來,宜信所建立的新金融生態圈能夠幫助基金更容易接觸到好的項目,同時宜信本身作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也更容易受到其它公司的認可。“除了資金的投入,宜信已構建的生態圈和中國市場潛力是其它投資機構所無法比擬的。”
Fintech正在成為火熱的投資名詞。根據CB Insights統計顯示,2016年全球Fintech投資規模為126億美元,有836個公司獲得投資。而在2017年前三季度,這個數字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全球化的Fintech紅利正在顯現。
在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布局中,各種創新層出不窮。目前基金已投資的項目包括采購商和供應商互聯平臺Tradeshift、網貸信用平臺Upgrade、跨境支付公司 Circle、電子債券交易平臺Trumid、企業通訊和會議組織系統WeConvene、創新保險服務企業WorldCover、企業金融信息服務公司Nav、金融服務科技企業Addepar、數字支付平臺Marqeta、數字化投顧平臺Ellevest、線上房貸服務平臺Lenda、場景式電子商務平臺Omnyway、互聯網證券平臺老虎證券國際、汽車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第一車貸、企業消費平臺分貝通、智能代記賬平臺慧算賬、宜信博誠保險等。
Anju介紹:“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圍保持了高速爆發式發展的態勢,目前在從多個方面滲透變革著傳統金融服務和產品,正在逐步全方位改變消費者和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流互動方式”。
其主要趨勢包括:銀行數字化、網貸平臺、線上財富管理、移動支付、保險科技、投顧智能化和電子貨幣及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由于個人金融服務市場發展相對落后于發達國家,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助力下,金融科技的迅速崛起,帶動了整個市場的高速發展,產生了巨大商機。在歐美發達市場,金融科技和傳統金融服務機構結合也在順應新興的金融服務消費方式,創造出許多新的商業模式。
Anju對于基金的投資理念這樣解讀:首先,是對于宏觀經濟各國頂層架構的解讀。比如全球利率的上升讓一些借貸公司承擔壓力,金融科技中出現的相應解決方案便成為機會;其次,財富管理領域也蘊含著巨大機會。以B2B為代表,面向銀行的智能財富管理軟件或基礎設施服務領域充滿著巨大機會。
“基金投資最看重商業模式、管理團隊及團隊的執行力”Anju認為,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業首先要有好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才能盈利,為投資人取得好的回報;其次是管理團隊,好的管理團隊有遠見卓識,能夠迅速抓住市場痛點,捕捉到市場趨勢和需求;團隊的高執行力,能夠保證管理層的戰略落地及實施,保持公司持續的市場敏銳度和領先地位。
“一旦我們認為全球化中某一個主題充滿機會,我們就會尋找這個主題垂直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龍頭公司進行投資,當然這個領域的投資不會一成不變,我們會根據市場變化來調整我們在各個領域的投資比重與布局”。Anju坦言。
從華創資本到母基金再到新金融產業基金,回顧過去十二年的創業歷程,唐寧頗有感受:一個組織有價值是因為它有意愿、有能力解決一個大的問題、一個商業問題、一個社會問題。經過12年的努力,宜人貸、宜信普惠、宜信財富都已經成為獨角獸。宜信還有許許多多的業務、一群又一群的千里馬,希望在未來12年也會成為獨角獸。宜信每五年重塑自己一次,就會有新的一群千里馬涌現出來,解決他們所在領域的客戶的未來的需求,建立起相應的能力。
但是宜信人的夢想,遠遠不在于識別、創造一群千里馬、獨角獸。作為一群金融人,宜信的終極夢想是通過自己的所知所學、所作所為,通過創新努力,能夠讓稀缺的社會資源,有限的社會資源,配置給有才有德、勇于擔當的個人和企業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