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湘潭4月18日消息(記者黃珂嵐 通訊員彭圓)正值春耕時節,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托下村的水稻種植基地呈現出一派科技春耕新景象:多臺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插秧機正在田間自主作業,以精準高效的方式完成插秧任務,為傳統農事活動注入現代科技元素。

無人插秧機在田間有序穿梭(央廣網發 彭圓 攝)

記者看到,這些無人插秧機按照預設路線平穩運行,自主完成插秧、轉彎、避障等一系列操作,栽插出的秧苗行距均勻整齊。經測試,其作業精度可控制在2.5厘米誤差范圍內,在插秧深度和株距一致性方面明顯優于傳統人工插秧方式。

無人插秧機能自動完成轉彎(央廣網發 彭圓 攝)

“往年插秧季需要雇傭十多名工人,不僅人工成本高,效率也有限。現在使用無人插秧機,省時省力又省心,插秧效果還特別好!”種糧大戶唐仕明贊不絕口。他透露,后續計劃進一步擴大無人插秧機的應用規模,以提升種植效益。

近年來,湘潭縣積極推進智能農機推廣應用,加快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轉型步伐。“我們將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通過技術培訓、現場示范等方式,幫助更多農戶掌握無人插秧機等新型農機的使用技術,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為糧食穩產增產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湘潭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富強表示。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