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考點,考生等待進場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國倩 狄鑫 向一帆 王媛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黃士峰

10月30日,2021年下半年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舉行。武漢市共有12.89萬考生在43個考點參加考試,人數創歷史新高。從2016年下半年的4.8萬人、2018年下半年8.5萬人、2019年同期的近10.5萬人到今年的12.89萬人,教師資格證報名人數呈逐年增加趨勢。

武漢考生人數排全國第一

武漢市招考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目前已成為重要且有影響力的資格考試。該考試2011年在湖北和浙江開始試點,至今已經有31個省市區開考。本次考試全國約有676萬考生報考,武漢市考生規模排在全國各城市第一位。“這可能與武漢本地高校數量多有關,本次考試有67%的考生來自在漢高校的在校生。”

據了解,本次考試武漢市共有考生12.89萬人,占全省報考總人數的43%。其中,報考幼兒園教師資格考生約1萬人、小學教師資格考生約4.1萬人、中學教師資格考生約7.79萬人。考生中女生占比79%。

2011年下半年,武漢市作為該項考試的試點城市,首次報考考生3000余人。截至目前共組考19次,組考規模較11年前增長43倍。從報名人數來看,近年來,教師資格考試報名規模一直在增長。“大學生考證熱、教師職業吸引力提高以及武漢市對教師的需求現狀,是主要影響因素。”武漢一成人教育機構負責人分析,教資考試“熱”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斷攀升的大學畢業生規模。“2021屆畢業生的規模是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多考一個證就意味著多了一條出路。”

近年來,國家提高了教師入職門檻,讓教師資格證成為編內外教師上崗的必要條件,這也是教資考試熱度攀升的重要原因。同時,“雙減”政策的落地,或會成為影響教師資格考試報考的新因素。一方面,雖然教培行業的人才需求在降低,但要求不斷提高;另一方面,體藝類教育培訓機構還未形成統一行業標準,不少在職老師也在考證“未雨綢繆”。

同寢室8名女生組團考試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不少同學是“組團”來考試的。來自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同一寢室的8名大三女生就是這樣的。寢室長周琪笑著說,大家都是學文科的,為了將來就業多一種選擇,考教師資格證成了水到渠成的選擇,備考期間一直在為彼此加油鼓勁。

許多非師范類專業的大四學生,也來參加教師資格考試。中南民族大學的考點外,有女生表示:“考教師資格證是當老師的前提,家人都特別支持我考,他們覺得當老師工作穩定而且受人尊敬。”

在湖北第二師范學院考場外,大三學生小汪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自己的專業是電子商務,但為了以后擇業時多條出路,還是報名了教師資格證考試。

本學期開始,小汪便開始刷題,在此之前小汪通過對比,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科。“我報名的學段是高中,因為考了高中學段后除了幼兒園以外通用,如果今后真的當了老師,就不用重新考其他學段的教師資格證了。”小汪說。

因為不曾系統學過相關知識,考前的準備讓小汪和室友感到有些費勁,但讓她更苦惱的是,自己家鄉所在的小縣城,教師招考條件也要求碩士研究生。“為了多給未來一重保障,趁著大學有時間多考些證也不錯。”

從培訓機構辭職后考教資

27歲的考生小苒是一名媒體工作者,昨日她在江漢大學考點參加綜合素質的考試,2019年小苒就通過了教師資格證其他兩項筆試。小苒說,她從小就有個教師夢,畢業后,因機緣巧合進入媒體工作。“我采訪過希望小學的教師,他們身上都有著樂于奉獻、全心全意投身教育的精神。這讓我更加覺得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雖然以后是否會成為一名教師還未可知,但我仍想先取得當老師的‘敲門磚’。”

“考試結束后松了一口氣。”10月30日下午,小馬走出考場,結束了這場備戰了兩個多月的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考試。

小馬今年25歲,學的是播音主持專業,大學畢業后在光谷金融港的一家線上培訓機構工作,從事小學語文的教學輔導。平日的工作中,她參與公司的線上直播課程,和班上的小學生互動,負責批改課后作業、講解線上習題。

今年“雙減”政策落地后,小馬從原來的工作崗位辭職,轉入成人普通話的教學崗位,這份工作讓她周末有了雙休,于是她利用周末的時間在家備考。“我們這批辭職的同事都考了教師資格證,平時會經常討論學習方法和學習進度。”

“我很喜歡老師這個職業。”小馬說,雖然大學學的不是教育方面的專業,但她一直從事教育教學方面的工作,考教師資格證是順理成章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