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免簽政策持續擴大,入境游市場熱度攀升,小語種導游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凸顯。近日,武漢瞄準這一痛點,正式推出《武漢市高素質導游人才隊伍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力求通過三年時間,構建形成“1+3+5”人才矩陣,即1個導游人才孵化基地、3個人才梯隊(10名網紅導游、100名卓越導游、1000名優秀導游)、5個特色人才庫(小語種、非遺傳承、紅色講解、長江文化、文博科技),從“武漢歡迎你”升級至“武漢讀懂你”,以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的導游隊伍,加速建設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

沉浸式訓練,鍛造文旅導游“講解力”

面對供需矛盾,武漢將打造全國首個融合VR導覽、非遺體驗與紅色文化的“旅游人才孵化基地”。導游將在“漢口租界+漢繡工坊”“黃鶴樓+楚劇展演”等虛擬三維場景中錘煉講解技能。同步籌備的“武漢導游云學院”平臺,整合全球優質課程資源,實現“云端學習+線下實操”雙軌并行。

為強化實戰能力,武漢將開發AI模擬海外游客咨詢的“沉浸式虛擬場景”,并在景區、博物館開展“文物保護糾紛”“多語種溝通障礙”等應急演練。一支由“教育專家+文旅骨干”組成的雙師團隊,還將開發覆蓋全年齡段的研學課程,培育復合型人才。

金字塔梯隊,精準匹配市場需求

武漢借鑒行業經驗,實施分層培養策略:“千百十工程”聯合高校開設“訂單班”,計劃三年內新培養1000名實戰型導游,重點提升其外語、數字技能與文化素養;選拔100名中高級導游進行小班制培養,組建“武漢導游禮儀隊”;培育10名精通新媒體傳播的“網紅導游”,以短視頻、直播講好武漢故事。

同時籌建小語種、非遺傳承、紅色講解、長江文化、文博科技五大特色人才庫,精準對接國際游客、研學團隊及高端定制游需求。

語言破壁,遞出世界級文旅名片

為提升職業吸引力,武漢將舉辦高規格導游大賽,優秀者優先推薦參評“市級技術能手”“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并暢通導游向研學導師、旅游策劃師轉型的通道。導游服務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將游客滿意度、新媒體應用能力等指標與職稱晉升、勞動報酬掛鉤。全市導游人才智慧信息庫將集成執業資質、技能專長等數據,實現與旅行社、景區、在線平臺互聯互通,市場監管部門也將嚴查強迫購物、低俗講解等行為。

針對語言服務短板,武漢將開發智能交互式VR實訓系統,強化英日韓等常用語種能力,探索德、法、意、俄、泰、越、阿拉伯等小語種實時翻譯服務。鼓勵導游參與國際文旅展會、賽事活動,借助“跟著賽事去旅游”模式,向全球推廣武漢長江文化、紅色文化。導游服務還將與“夜游長江”“非遺工坊”“漢服體驗”等特色消費場景聯動,打造“導游+”一站式文旅體驗。

從黃鶴樓千年文脈到長江奔騰不息,從荊楚非遺魅力到現代都市繁華,武漢正以高素質導游為支點,撬動文旅產業升級。未來三年,這座“英雄之城”將以更專業、更開放、更溫暖的姿態向世界發出邀約:讀懂武漢,從一位懂你的導游開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馮袁玥 通訊員武文旅)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