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馬清妮 通訊員 武建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

一燈一桿,映照城市變遷。

從1893年武漢出現第一盞路燈,至而今19萬余盞路燈流光溢彩……武漢路燈從無到有,走過了一百二十余年。

迭代更新中,居民家門口的小路暗路逐個點亮;環保節能的LED燈正逐步取代早期的汞燈、鈉燈;特色路段,一批搭載環境監控、遙感停車的智慧路燈正試點運行……全市路燈改造升級工作正有序推進。

近日,極目新聞記者深入三鎮社區、主干道,探訪路燈改造的推進情況。

亮起來

夜行無需手電筒

“以前包里總揣著一把手電筒,晚上回家,路邊的燈光著實太暗。如今換了新燈,感覺心情都敞亮了。”11月30日,家住武漢市洪山區三橋社區的張阿姨笑容滿面,向記者介紹家門口的變遷。

三橋社區全長1.3公里,包含2條主路4條支路。由于建設年代久遠,原有路燈照明效果差,且路燈架空線路與弱電線路雜亂捆綁,影響居民生活,存在火災隱患。

接到市民反映后,市城建局第一時間組織工作人員,赴現場查勘并組織維修。

短短數公里的換燈工作,遠沒有想象中簡單。由于線路老化,國網武漢市路燈管理服務中心(下稱路燈中心)工作隊對原有線路、變壓器更新改造,重新安裝33盞新型LED燈具,社區照明品質大大提升。

無獨有偶,11月26日,維護人員巡修發現,硚口區古畫社區一幼兒園門口熄燈兩盞,出于安全考慮,其立刻更換三盞40瓦LED燈具。結合居民反饋,后期,該路段剩余12套路燈全數更換為LED燈,確保居民出行安全。

市城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用高光效、低功率的LED光源替代社區內老舊熒光燈、鈉光源;解決“三線合一”社區路燈低壓線路安全隱患問題,推進全市217個老舊社區2256盞改造工程落地,真心實意為居民排憂解難。

綠起來

LED燈節能三分之一

燈桿筆直挺立,燈光明亮清晰……11月30日晚11時許,記者來到建設大道(青年路—新華路段),臨近午夜,體感溫度降低,道路上行人車輛漸少。

建設大道(青年路—新華路段)全長860米。十余年間,道路上均布設清一色的400瓦高壓鈉燈。時間累積,鈉燈能耗大,霧黃色光效的特性漸漸顯現,光效亟待提升。

今年初,市城建局部署,該段道路與新灣一路、發展二路等15條線路一道,成為江漢區道路設施改造提升的重點。

“12點整,沿線除路口外的53盞路燈照度,將由原先的250瓦變為125瓦!甭窡糁行捻椖抗芾硎叶『曛钢粋鹊穆窡艚榻B。隨著零點到來,記者看到,除路口處路燈光效未發生明顯變化外,直行道兩側的路燈緩緩變暗,沿線車輛照行不誤。

光線調節的秘密,源于燈桿下的單燈控制器。丁宏介紹,該控制器位于智能微斷面板上,該面板具備單燈控制及開關功能,可進行遠程開關燈,調節轉換功率。其內的電腦芯片,可監測、診斷單燈運行的電流、電壓、漏電、功率等狀態,對未來多功能燈桿綜合網關升級改造奠定良好硬件基礎。

據了解,經前期人流、車流分析,該路段分別在夜晚0至3點間進行50%、70%照度調控。數據顯示,結合夜間照度調節,其夜間能耗僅為原先的三分之二,具有節能環保的功效。

智起來

智慧路燈“能說會測”

“您的車輛非新能源車輛,請迅速駛離!11月30日下午,江漢區振興二路一側,前來辦事的李先生正忙不迭將自家汽油車開出停車位。隨著車輪駛出黃色警示線,語音播報隨之停止!皼]想到這么智能,真是不可思議!崩钕壬B連感嘆。

“這是武漢市最聰明的路燈!甭窡糁行脑O計部主任呂強告訴記者,該路燈系三陽路、澳門路沿線“一代智慧路燈”的“升級版”。路燈自下而上分布有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語音提示音柱、LED大屏、槍球一體攝像頭、氣象監測設備及5G基站、LED燈具。后期,還可根據需求,搭載智能設備和交通信號燈、道路指示牌,實現“多桿合一”,從而“一鍵式”集納公安、交管、氣象發布等不同數據,迅速分配資源,進行決策。

智慧一張網,點亮城市光。今年5月10日下午,突如其來的強對流天氣,讓武漢秒變黑夜。片刻之后,城市道路照明綜合管理系統智能決策,中心城區19萬與盞路燈自動開啟,為市內道路提供緊急照明……

這是市城建局統籌路燈建設,提升城市質感的一個縮影。據悉,歷經兩年布局,城建局組織路燈中心搭建的“城市道路照明綜合管理系統”平臺,已居全國照明系統前列。其可精確監測主城區19萬盞路燈運行情況,真正實現“數據一個源、路燈一張圖、業務一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