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實驗室微波無線傳能系統演示場景 受訪單位提供

無人機在距離地面20米的高度懸浮,只要指定的天線照射范圍內活動,就可以隔空充電,增加續航時間。3月25日,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的九峰山實驗室向媒體展示了多項突破性成果。

在現場,研究人員通過演示視頻,展示了基于自主研發的氮化鎵(GaN)器件構建的動態遠距微波無線傳能系統。

九峰山實驗室研究中心無線領域首席專家吳暢介紹,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完成示范驗證,正在與低空經濟、物聯網、特種巡檢等領域的下游需求方對接落地應用事宜。

記者在九峰山實驗室展廳看到,這套無線傳能系統包括定制版的無人機、轉臺和帶電源天線陣等核心部件。在演示視頻中,無人機起飛到一定高度,并以±30度的角度面向轉臺和天線陣,操控人員啟動相關功能,即可進行“隔空充電”,充電完成指示燈長亮。

吳暢介紹,早在19世紀末,科學家特斯拉就提出了無線電能傳輸的構想。目前,微波無線傳能技術即電磁波遠距離傳輸能量方式,可實現一定條件下的能量輸運,只是以往材料和方式背景下,無線充電存在距離限制等不足。

據了解,九峰山實驗室近期成功做到了高性能氮化鎵材料肖特基勢壘二極管器件的自主研發,應用在傳能的收端模塊等部件中,顯現了氮化鎵材料的小體積、高效率和高能量密度的優勢,在20米范圍內實現對無人機的動態無線供能示范驗證。

“未來城市物流無人機能夠在長距離飛行的時候,靠樓宇頂部的無線充電節點網絡懸空充電續航。家用電器也可以不需要電源線或者電池,在任意位置充電。”吳暢展望,在將來新一代無線傳能技術實現成本降低、行業法規明晰后,開個會、聊個天的工夫,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能在任意位置實現無感無線補充電量。(記者胡長幸 實習生葉瑩)

編輯:左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