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鄭州5月19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交通廣播《速度早高峰》報道:近日,14輛罐車滿載著977噸菜籽油從內蒙古呼和浩特貨運中心所轄鐵通物流園出發,前往成都局廣漢站。據了解,這是位于呼和浩特市臺閣牧區鐵通物流園今年發運的第5批菜籽油,也是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呼和浩特貨運中心發力“公轉鐵”、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又一新營銷客戶。
“公轉鐵”為物流打造“放心”平臺。 鐵路部門下浮貨運費、“一口價”等貨運利好政策,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讓貨物“出了倉庫就上貨車”,走的放心、走的舒心。這是鐵路部門“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解人民所困”的“擲地有聲”,更是盤活經濟發展“一盤棋”的重要體現。在經濟發展加速恢復和持續鞏固脫貧攻堅交織開展的當下,作為“大動脈”“新橋梁”的鐵路運輸是“當仁不讓”的物流選擇。因為其不僅具有“性價比”高的“亮眼”特點,還具備“點對點對接”“一條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是滿足廣大運輸需求的“硬核”優勢。
“公轉鐵”為企業定制“貼心”服務。“一港一策”“一企一策”“一地一策”,鐵路部門提供“上門問診”,逐一制定科學化、優惠化、人性化的鐵路運輸解決方案,做企業的貼心“管家”。作為我國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干”力量,鐵路部門善于運用企業“趨利避害”的思考模式,深度結合企業“降本增效”的追求目標,“設身處地”的提供運輸便利條件,把優惠“紅利”送到“家門口”,真正做到為企業排憂解難、濟困扶危、雪中送炭,為企業持久、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運輸支撐。
“公轉鐵”為環境貢獻“用心”智慧。鐵路作為我國的運輸“動脈”和經濟“命脈”,在面對國家戰略和要求為導向的“綠色發展”道路上,對調整經濟發展結構、破解交通擁擠狀況、改善環境質量等相關課題進行了深入考慮和研究。鐵路部門動態結合市場需求,創新了“一站式”“門到門”“站到站”“站到門”等便捷模式,形成了綠色環保、節能高效的“綠色通道”。作為運輸“主力軍”,鐵路部門充分發揮了運量大、能耗低、效率高及綠色環保等動能優勢,充分體現了企業的責任與擔當,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戰略積極貢獻力量。
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在我國鐵路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鐵路部門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國家“公轉鐵”戰略,為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讓人民“錢袋子”鼓起來。相信隨著“公轉鐵”持續發力,一定能開辟經濟新格局、繪就美麗新畫卷、奏響時代最強音。(通訊員 蔡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