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分別于5月22日、5月21日在北京開幕。

  2020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關鍵年份既面臨新發展機遇,又充滿復雜挑戰,今年代表和委員們的兩會發聲備受關注。

  作為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兩會戰隊的組成部分,大河財立方正式“云”啟全國兩會報道,重點推出“全國兩會財經云訪談”,通過視頻、語音采訪等形式,關注代表委員們的兩會發聲和高質量發展實踐,傳遞經濟領域代表委員好聲音,講好河南財經故事。

  大河財立方《極刻》第465期

  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 吳春波

  加強對外開放和用好區域發展政策,是內陸城市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選項,對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開封來說更是如此。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開封市長高建軍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云采訪”時表示,建議國家盡快批復同意設立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綜合保稅區,支持自貿區特色發展和差異化發展,完善自貿區體制機制,鼓勵發展創新。

  高建軍還建議,應進一步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機制,從根本上防止耕地進一步流失,真正讓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盡快批準設立開封綜合保稅區

  支持自貿區差異化發展

  高建軍建議,希望國家盡快批復同意設立自貿區開封片區綜合保稅區。他表示,當前自貿區開封片區依靠制度創新已經催生出“政策洼地、服務高地”的磁性效應,設立綜合保稅區正當其時。

  自2017年4月份成立以來,自貿區開封片區著眼打造營商環境國際化引領區,以“極簡審批、極速效率、極優服務、極嚴約束”為標尺,先后推出了“二十二證合一”、投資項目承諾制、“一碼集成服務”等百余項改革創新,其中,“一碼集成服務”入選全國自貿區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建設項目聯合精準監管的做法在全國推廣。

  2018年,開封海關獲批;國務院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國務院自貿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在全國推廣開封片區經驗。

  今年2月25日,海關總署出臺關于支持綜合保稅區發展6條措施,其中包括“支持自貿試驗區優先設立綜合保稅區”的內容。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指出,“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

  而就在2月份,河南省政府已經向國務院提交了設立自貿區開封片區綜合保稅區的請示。

  高建軍表示,如果請示獲得批準,將全力把自貿區開封片區綜合保稅區打造成為國家“一帶一路”重要保稅節點、中部地區大宗外貿商品集疏新平臺、河南對外開放產業發展聚集地、鄭州大都市區物流樞紐的東部支撐。

  同時,為發揮開封的比較優勢,高建軍建議國家支持自貿區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今年3月26日,國務院批復了關于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若干措施。高建軍認為,這是支持自貿區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

  高建軍表示,要實現自貿區的差異化發展,就需要進一步理順央地權責,建立更加高效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體制機制,有效降低制度創新成本。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建議建立部際、部委與自貿區之間的定期協調機制,根據自貿區制度創新的需要,加大中央部委的放權力度,降低自貿區制度創新的協調成本;其次,進一步明確自貿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引導自貿區在為國家試政策與為地方謀發展之間取得合理平衡;最后,對經過充分科學論證的非主觀原因導致制度創新失敗的,給予合理免責,充分調動制度創新積極性。

  善用開放優勢

  發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機遇

  借助先行先試的優勢,自貿區開封片區正在探索將開封乃至河南文化資源優勢進行創造性提升、創新性轉化,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中展現差異化優勢,并著力探索文化產業國際化的新路子。

  高建軍介紹,在發展定位上,開封市確定了打造黃河文化核心展示區、水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黃河流域大都市區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新時代弘揚焦裕祿精神傳承基地的“三區一基地”戰略定位。

  在總體發展空間上,要著重構建“一廊兩帶三城三區”,重點實施“一城一區一基地、一水一院一論壇”六大工程。

  他解釋,所謂一城即開封宋都古城保護展示工程,一區即黃河懸河開封城摞城展示區,一基地即國家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基地,一水即水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一院即國家黃河文化研究院,一論壇即大河國際論壇。

  高建軍表示,目前經過充分組織調研論證,挖掘了開封獨有的文化資源優勢、政治資源優勢、鄭汴一體化先發優勢、黃河研學資源優勢等四大優勢。

  他介紹,目前宋都古城保護和修繕上升為省級戰略,沿黃生態廊道示范帶、黃河懸河城摞城展示館、宋都古城、黃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東壩頭中國共產黨治黃故事講述地等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已啟動建設,沿黃生態廊道示范工程成為全省標桿。

  另外,高建軍建議從國家層面研究出臺弘揚黃河文化、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支持政策,將開封市謀劃的國家懸河文化展示區、全國治黃文化和紅色基因傳承基地、黃河文化研究院等項目上升到國家層面,加強黃河文化相關產業培育與就業創業幫扶,支持相關產業配套基礎設施補短板,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強化糧食優勢

  建議進一步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機制

  當前,盡管我國糧食產量實現連年增產,糧食庫存量也在歷史高位,但我國人口基數大,加之國際環境和不確定因素日趨復雜,依靠進口滿足國內糧食缺口的風險日益加大。

  河南是農業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做好“三農”工作,對河南具有重要意義,而隨著疫情的出現,糧食作為基本物資的戰略意義再次凸顯。

  高建軍表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因此,他建議進一步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力度,盡快出臺更加嚴厲的耕地保護措施,從根本上防止耕地進一步流失。

  2019年,開封市切實將糧食安全責任扛在肩上,新建高標準農田23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307.4萬噸,比上年增長2.1%,增速高于全省(0.7%)1.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5位,成為歷史上第一高產年份,開封糧食安全的重任越扛越穩。

  為了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高建軍建議,應在保障耕地數量的基礎上,優化糧農種糧補貼方式,適當提高補貼標準,拓寬流轉土地后的農民增產增收途徑,探索走規模化、農場化生產模式,保證糧食供應安全。

  同時,高建軍還建議,在糧食主產省、市增設國家級糧食儲備設施。因為“糧倉”建設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加工業,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環節。

  高建軍說,河南省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要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就要從國家層面支持建設一批標準化、集約化國有糧食儲備倉庫,加強糧食戰略儲備,真正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