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4月16日消息(記者蔡文娟 實習生焦若同)4月15日,第四屆消博會進入第三天。本屆消博會上,4000多個品牌的展品集中亮相,其中國貨潮品尤其引人注目。

消博會主會場的國貨特色潮品展區,主要展出各地國貨潮品、老字號及“中國智造”品牌。從傳統的手工藝品到現代的科技產品,匯聚了各行各業的經典之作。觀眾可以在此領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到現代科技的創新。而且很多產品不僅在質量上追求高標準,而且在設計上也體現出強烈的潮流感,通過融合中華傳統文化元素,非常契合年輕人多元個性的消費需求,也體現了文化自信。

海南國貨潮品館首次亮相消博會,分為文創潮品、黃花梨、黎錦、椰雕、藤編、沉香和非遺互動體驗等十個展區,將海南以非遺為核心要素的國貨潮品集中進行亮相。

海南館展示的黎族元素服裝(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記者現場看到,花色繁復、款式多樣的黎錦及黎族文化元素制作而成的產品引得不少觀眾駐足流連。黎錦圍巾、黎錦旗袍、黎錦包包、黎錦首飾品、黎錦文創產品琳瑯滿目,參展商海南黎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秋晨介紹,他們今年是連續4次參展,這次帶來了百來種黎錦元素產品。

“消博會是面向消費者的平臺,希望通過這個機會,能讓來自國內外的客商和觀眾,看到我們的黎錦,認識黎錦、喜歡黎錦,感受到海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時尚的風采。”唐秋晨表示,也希望能夠和其他非遺傳承人多進行交流,為非遺手工藝產業化發展帶來新思路,探索黎錦發展新路徑,擴大海南黎錦IP知名度。

福建館的山葡萄藤編包(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在福建館,非遺脫胎漆器、片仔癀、山葡萄藤編包等非遺與老字號瑰寶亮相本次展會,其中,造型古樸別致的山葡萄藤編包、掛件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據了解,山葡萄藤編技藝是福建省永泰縣首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葡萄藤編包顏色可隨使用時間而改變,代代永相傳,被稱之為“有生命的包”“會呼吸的包”。

山葡萄藤編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張威介紹,他們的藤編包主要出口海外,遠銷日本、歐洲,展會開始三天就已有不少客商前來洽談。

張威表示,來到消博會,不僅是為了銷售、推介,更重要的是交流、合作。“我們是首次參展,反響還是很不錯的,已經有好幾家電商平臺過來洽談合作,想要將產品放在網絡上銷售,我們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有山葡萄藤編這項技藝。”

廣東館的紫砂壺(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在廣東館,來自潮州的手工制作的紫砂茶壺也備受觀眾和客商青睞。展位上,負責人吳文勝正向客商介紹每一只紫砂茶壺的花紋和密封性。手工制作的紫砂壺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完全忙不過來。”休息間隙,吳文勝告訴記者,開展三天來,展臺前的觀眾絡繹不絕,還有不少客商前來咨詢。“沒想到消博會這么火熱,開館第一天下午我們就已接到了兩個訂單。”

山東館內展商展示馬面裙細節(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陜西館的唐朝文化文創產品(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黑龍江館,麥稈剪貼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高秋娟在制作麥稈剪貼藝術畫(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河南館的純銀工藝品器具(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編輯:陶淦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