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5月16日消息(記者 蔡文娟)5月16日,海口市制度集成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在海口江東新區舉辦。現場發布5項制度集成創新案例,展現了海口在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封關運作壓力測試、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及成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了相關經驗。
電子提單重塑散貨離岸貿易新流程
提供單位是海口江東新區。該案例主要是通過采用電子提單及區塊鏈技術對貿易真實性和貨物所有權進行追溯跟蹤,進一步推動國內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SBN)邁向國際市場,對海南國際貿易產業集聚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并為推進全球散貨離岸貿易的數字化、便利化、低碳化進程貢獻了“海南經驗”。
“跨境資本+產業集聚”自貿港金融創新發展模式
提供單位是海口市美蘭區、海口市發展改革委、海口市委金融辦。該項案例主要以構建國際金融新高地為目標,積極建立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金融發展平臺,高標準建設大英山金融中心產業集群,有力推動金融產業集聚發展。
全省首創實施聘用外國人單位和外國人信用等級評定
提供單位是海口市科工信局、海口市公安局。該案例通過制定《海口市聘用外國人單位和外國人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指引》等文件,建立起“紅、白、灰、黑”四類名單分級管理體系。通過該體系將信用等級評定深度嵌入聘用外國人單位和外國人管理全周期,以動態分級強化風險預警,通過制度集成實現審批效率與風險防控的平衡,為海南自貿港外籍人才服務管理提供標準化范例。
多措并舉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海口實踐
提供單位是海口市生態環境局、海口市林業局。該案例主要是充分利用自然生態實際,從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實踐以及公眾參與、國際交流等方面,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城市綠色發展有機結合,形成全系統性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特有模式。
構建中小微企業高效挽救和快速退出機制
提供單位是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該案例立足于中小微企業對更為簡易、快捷、便利和負擔得起的專門破產程序的需求,在全省率先構建了中小微企業破產專門規則,率先建立了審、執、破“聯動調解”工作機制,該項創新舉措的實施,為海南自貿港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開展以來,海口市先后評選出了104項優秀制度集成創新案例,其中,22項制度集成創新成果入選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案例。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