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月19日從加快推動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落地應用專場上獲悉,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海南省精準科學實施生態環境分區域差異化管控,搭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臺,讓保護更聚焦、為發展留空間。

怎么劃?

變“簡單線條”為“分區管控”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生態環境源頭預防的一項基礎性制度。經省政府同意,海南省生態環境廳于不久前印發施行《海南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2023年版)》,明確全省、“三極一帶一區”、市縣及各管控單元的管控要求。

在國家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普適性要求基礎上,海南省堅持向綠圖強,基于“三極一帶一區”發展和保護戰略格局,有效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差異化引導作用——

在海口經濟圈、三亞經濟圈、儋洋經濟圈,實施精細化的污染物排放管理,引導綠色低碳發展;在濱海城市帶,引導海岸帶和海洋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布局;在中部生態保育區,強化生態系統連續性、整體性、多樣性的維護。目前,全省共劃定737個環境管控單元,其中優先保護單元488個、重點管控單元180個、一般管控單元69個。

與此同時,海南省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強化陸海統籌。

“我們加強生物多樣性重要區的修復和保護,細化了一般生態空間環境管控要求,解決了當前對于生態保護紅線以外的一般生態空間的開發利用要求不明確的問題。”海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邸偉杰介紹,海南省堅持向海圖強,強化以海定陸、海陸統籌、河海兼顧的管控要求,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和模式、生態補償機制。

此次海南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編制成果,與海南省和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進行了充分銜接。“總體上,海南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優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區域與全省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基本協調吻合。”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全域規劃處處長李佳介紹。

明底線

變“事后補救”為源頭控制

長久以來,開發和保護是一對難題。新項目想落地,能否達到生態環保要求、落地在什么位置更好,對于企業和政府部門來說,都是難題。

生態環境分區域差異化管控,則為高質量發展劃好了“邊框”——

海南省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園區產城融合、產業聚集、園區開發等方面優布局、調結構的能力,聚焦各園區產業定位,促進各園區合理分工、錯位發展、協同發力、實現“多贏”,引導重點產業、新能源合理布局,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條。

“譬如,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園在規劃編制和招商引資過程中,根據區域環境承載量、功能用途等提前‘畫好框、定好調’,通過細化減排舉措和污染管控要求、調整優化空間布局,騰退高耗低效、淘汰重污染、保留企業轉型升級等措施,確保企業環保高水平,發展高質量。”邸偉杰介紹,該案例也被生態環境部向全國推廣。

李佳介紹,在各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過程中,也進一步銜接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傳導落實生態環境準入管控要求,“比如,明確提出在交通樞紐區域的噪聲影響范圍內不得規劃新增住宅區、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目標。”

空間布局不斷優化,換來的是資源利用更深化。

“我們在本輪規劃中進一步突出港口岸線利用效率,不斷提升碼頭公用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海南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黃澎介紹,新的洋浦港總體規劃實施后,公用泊位比例將由現狀的25%提高到50%以上,專業化泊位比例將由現狀的40%提高到58%以上。

為讓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好用”“管用”,海南省搭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臺,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作為項目行業準入和區域準入的重要參考依據,為決策部門和相關企業、公眾提供前期環境可行性研判服務。目前,該平臺實現與“海易辦”“海政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工程建設項目策劃生成平臺的互聯互通,累計訪問量近14萬人次。

下一步,海南省還將加快推動《海南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規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指導意見》的出臺,深入研究園區“機器+環評”應用模式,完善鄰避效應分析和園區選址推薦應用場景,在實施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前提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李夢瑤 馬珂)

編輯:蔡文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