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時間節點,仿若歷史長河中的坐標,讓人銘記于心;總有一種深情關懷,宛如寒夜中的篝火,使人感念至深。保定市阜平縣作為新時代脫貧攻堅動員令發出之地,無數黨員干部奔赴脫貧攻堅一線,與貧困群眾攜手并肩,共同奮斗,譜寫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脫貧贊歌。
保定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嚴格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舉全市之力決戰脫貧攻堅。
好日子是奮斗出來的。阜平黨員干部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用無私奉獻、忘我犧牲的擔當,換得山鄉巨變、群眾歡顏;歷任駐村工作隊一任接著一任干,吃住在村,傾力幫扶,畫出最大同心圓;當地群眾切實轉變觀念,主動作為,勤勞致富,敢教日月換新天。產業扶貧、職教扶貧、京保扶貧協作等一個個典型案例,凝結著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汗水和智慧。
脫貧攻堅,彰顯共產黨人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實實在在改變貧困群眾的生活。2012年末,駱駝灣村、顧家臺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只有950元和980元。2017年底,兩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如今,兩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6328元、27075元,方方面面更是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全面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富民產業蓬勃發展,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阜平處處上演著駱駝灣村、顧家臺村這樣的脫貧故事,抒寫著深山老區融入小康中國的奮斗史詩。2020年2月全縣實現高質量脫貧,16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0.81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兩不愁三保障”等脫貧目標在阜平全面實現。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
阜平之變,是保定脫貧奔小康的生動縮影。全市黨員干部群眾、駐村工作隊員同心同向,歷經8年奮戰,9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10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脫貧攻堅收官戰取得決定性勝利。脫貧群眾發自內心地感恩總書記、感激共產黨。
阜平始終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底線任務,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在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的同時,積極建立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沒有發生一戶一人返貧致貧。
一聲號令跑三棒,再打一場漂亮仗。阜平人民在新時代脫貧攻堅動員令的指引下,交出了脫貧攻堅的接力棒,正在錨定“經濟強縣、美麗阜平”總目標接續奮斗,努力在鄉村振興這場接力賽中再打一場漂亮仗、開創共同富裕新篇章。
2024年阜平全縣GDP預計達到7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5500元,較2012年分別增長1.9倍、3.8倍……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河北省委對保定寄予厚望,提出“五個走在前列”“兩個新樣板”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努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走在前列、打造新樣板”。保定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持續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快馬加鞭向著鄉村振興新高地發起沖鋒。從2021到2024,新的發展成果接連累枝,新的奮斗華章絢麗呈現。
聚焦產業振興
——點燃鄉村經濟的“強引擎”
產業振興就是要讓農民的收入增加,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鄉親們的生活越過越富裕。阜平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著力打造食用菌、高山林果、規模養殖、中藥材、生態旅游、家庭手工業六大富民產業,吸納勞動力就業5萬余人,通過就地務工、土地流轉、資產收益等方式帶動脫貧人口近10萬人,實現戶均增收萬元以上。
阜平香菇、阜平硒鴿、阜平蘋果、阜平大棗、阜平黃芩等特色農產品廣泛推向市場,成為當地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金名片”。
食用菌智速繁育中心、智慧果園、現代中藥材園區、土培芽苗菜植物工廠等一批新型產業平臺閃亮上線,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設施農業轉型升級。
現在,阜平食用菌已經在高碑店新發地市場有了更多話語權,“香菇什么價,阜平香菇說了算。”
推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聚力賦能,一直是保定全力推行的高端路線。2020年至2024年間,全市建設及改造高標準農田347.8萬畝,總投資76.85億元,任務量和資金量連續四年全省前三,三年全省第一。
按照保北精品設施蔬菜、保南優質設施瓜果、保東特色設施果菜、保西高效設施食用菌的產業布局,推進智慧型、科技型高標準設施菜園、果園、花園建設,打造環京津高標準原料車間,截至2023年底,全市設施農業種植面積60.2萬畝,凈增量全省第一。
以文冠果為主的木本油料產業迅速發展壯大,三年間完成種植27.11萬畝,一條全新的鄉村振興產業鏈應運而生,不斷釋放巨大經濟潛能。
除阜平外,易縣磨盤柿、滿城草莓、望都辣椒、安國中藥材、順平蘋果、唐縣肉羊、蠡縣麻山藥、博野甜糯玉米、曲陽鴨梨……這些優質農產品品牌在保定遍地開花,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農業不加工,等于一場空。阜平充分利用自身種養殖業發達、農產品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預制菜及農產品加工業。硒鴿加工、國煦大央廚、大正食品、福潤烘焙、厚德錦麟果汁、太行深處預制菜等項目相繼落地投產……富民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借助阿里巴巴、京東、東方甄選等電商平臺,阜平打通線上線下對接主渠道,組建農產品銷售線上商圈,成為華北地區第一個“盒馬縣”,走上“互聯網+”快車道。
在保定鄉村振興的壯闊畫卷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宛如神來之筆,畫出農民增收的新路子。全市深入開展農產品加工提升行動,組建農產品加工業集群20個,2023年營收總額達到1623.62億元,較2020年增長16.8%。除阜平外,還有安國中藥材加工、涿州屠宰及肉類加工、定興休閑食品、唐縣肉食品等等……
瞄準打造京津冀乃至北方預制菜產業第一城,全市形成3大品類、6大園區、100家企業、100個菜品、100億元產值的發展格局,榮獲“京津冀(保定)預制菜貿易促進創新發展示范基地”稱號。“中央廚房預制菜”在線上采購、多元消費、直播帶貨刺激下火熱“出圈”。
全省凈菜占北京市場份額53.4%,其中保定凈菜占全省總量41.8%,占北京市場份額22.1%,均居全省第一——保定凈菜產業異軍突起、日漸強盛。
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凈菜生產加工總產量506.51萬噸,北京銷量141.83萬噸,銷售產值120.2億元,涵蓋蔬菜、肉類等60余種農產品。阜平香菇和梨、淶水海鮮菇、順平蘋果、唐縣羊肉等陸續擺上北京市民的餐桌……
全市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農業服務業為要素的現代農業產業布局加速形成,正引領農業經濟向著現代化、多元化、高效化穩步邁進。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重點是提升農業龍頭企業運行質量。阜平結合自身產業特點,共培育壯大3家食用菌龍頭企業、8家林果種植龍頭企業、6家養殖龍頭企業,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帶動農戶5.9萬戶,充分發揮出龍頭企業的火車頭作用。
如何在產業運營上創新實踐,阜平給出了典型案例——
采用“龍頭企業+加工廠+農戶”模式,當地與白溝、雄安、天津等地深度合作,引進并發展家庭手工業。全縣15人以上加工點發展到221家,覆蓋農戶6800戶,戶均年增收1.8萬元。同時推廣小手工活進農戶項目,覆蓋農戶2267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
于保定這方厚土之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茁壯成長,各類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競相綻放。截至2023年底,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65家,年銷售收入2334.5億元,較2020年增長129.6%。
全市依法登記農民合作社達1.4萬家,創建國家級示范社42家,省級“十佳”農民合作社5家;注冊家庭農場8000余個,創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54家。
通過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建立穩定合作,全市培育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12家。
隨著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興起,有效激發了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新活力。
聚焦人才振興
——鑄就鄉村發展的“智慧芯”
鄉村振興,智匯先行。阜平始終將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建設的切入點,不斷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共引進農業科技特派員55名,大學生農業職業經理人28名。面向全縣公開選拔農業經理人209名,確保每個行政村至少培育1名。目前,硒鴿實業有限公司已與農業科技特派員周榮艷團隊合作,共同推動肉鴿產業科技創新。
先后成立李玉院士工作站、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河北農大阜平產業研究院,建設6家農業創新驛站。聘請食用菌、設施蔬菜、中藥材、林果等領域21名專家和100余名技術人才組成技術服務“天團”,常年駐點服務,手把手培訓技術能手、致富帶頭人。
通過廣泛宣傳脫貧攻堅成果,推廣農業扶持政策,深化返鄉下鄉創業行動,吸引近5000名年輕人回鄉創業,有的開起農家樂,有的承包香菇大棚,有的賣起農副產品……
誠招賢才以耕科技之田。近年來,保定搭建都市農業創新研究院、博士農場、農業驛站、農業科技園區等科技創新平臺,引進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團隊200余個,從事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服務帶動。
其中,吸引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團隊與本地涉農企業或新型經營主體共建博士農場152家,培育引進新品種823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167個,帶動經營主體5232家,帶動大學生就業669人,開辟出一條具有“保定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徑。
與河北農業大學合作打造“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50家,開展培訓129場,累計惠農6000余人次,入選“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案例。目前全市農業創新驛站達到100家,建立特色農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8個,引進新品種、新技術521項,帶動農戶近15萬人。
為進一步打通基層人才發展大動脈,全市從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選派993名農業科技特派員,從農技部門選派1104名鄉村振興技術指導員下沉鄉村一線,共計引進新品種50種,推廣新技術100余項,解決技術難題1000余個,培訓農技人員和農民1.1萬余人次。
面向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全國60余所農業院校招聘大學生農業職業經理人603名,包聯企業2069個,開展培訓233次,農業技術服務9338次,出臺《關于支持大學生農業職業經理人創新創業的若干措施》,設立大學生農業職業經理人雙創中心,鼓勵大學生深耕基層、建功立業。
選拔培育社會化農業職業經理人5151名,覆蓋合作社1935個,家庭農場879個,帶動和培訓農戶38736人次。
人才之智,科技之芒,點亮了農業新光,激活了產業潛能……厚植人才培育沃土,才能讓更多人才落地扎根。
阜平縣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優勢,推動縣職教中心與一汽、上汽等8家車企合作,開設汽車專業,累計招生5600余人,在車企實習就業4300余人。促進職業教育與縣域產業聯動,2023年組織學生200人次參與直播帶貨,累計銷售達50萬元。
靈活采用“職教+企業”“職教+合作社”“職教+村委”等培訓模式,堅持把課堂搬到蘑菇大棚、林果基地,把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累計培訓7.2萬人,其中5300余人成長為企業骨干和致富帶頭人。
打造鄉村振興本土團隊,是保定鄉村人才戰略的務實之策。全市以農業農村部“頭雁”項目為媒,依托浙江大學、中國農大、河北農大等高校,兩年間培育304名產業優勢突出、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領頭雁”,成為引領當地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和鄉村振興的新矩陣。
先后創建競秀區晴耕雨讀、高碑店智圖、曲陽西旦溝等18所農民田間學校和75家農民科技教育實訓基地,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1.5萬人次,結合農時農事每年組織開展冬春農民大培訓兩萬余人次,高素質農民培育體系逐漸建立。
通過本土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全市打造“農業專家團隊+科技特派員+大學生職業經理人+產業領頭雁+高素質農民”金字塔形人才隊伍體系,鄉村振興有了智力支撐。
聚焦文化振興
——涵養鄉村文明的“源頭水”
阜平擁有以晉察冀革命根據地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晉冀交匯為特色的鄉土文化和以古長城、古御道、古北岳恒山為標志的歷史文化,在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上具有先天優勢。
當地充分挖掘本土歷史文化、紅色文化以及新時代奮斗故事等素材,創作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藝作品,利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廣泛推廣“紅色福地”IP。
送文化下鄉,文藝演出定期帶到百姓家門口;送圖書下鄉,鄉村圖書借閱點可供村民閱讀,鄉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唱響北京冬奧會的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已經成為阜平的音樂品牌和文化符號,2024年以來舉辦各類展演10余次,榮獲“村歌嘹亮”主題活動2024年全國集中展演“嘹亮好聲音”獎。來自北京的鄧小嵐和她的馬蘭花音樂故事感動并激勵著更多人扎根農村、服務三農。
相似情景,在保定廣為樂見。全市評選最美村莊、最美新型青年農民、最美基層干部……“五項評選”活動廣泛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
淶源縣將“四季村晚”納入民生工程,打造特色文化惠民品牌;順平縣舉辦農民豐收節,傳遞豐收喜悅,展現農民風采;唐縣多地開展移風易俗宣講、家風故事分享、村規民約故事講述等活動……各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精彩紛呈。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文化振興是關鍵環節,而文化與產業的融合發展則是推動文化振興的重要驅動。
阜平以鄉村旅游精品工程提升行動為抓手,將紅色資源串點成線,開發紅色研學一系列“菜單式”課程和線路,推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音樂黨史課、華北聯合大學沉浸式演出、店房國防軍事體驗等研學項目,邀請中央部委、省市單位、高校等開展研學活動。
定位京雄保文體旅游首選地,全縣謀劃建設蓮花山攀巖體育旅游小鎮、東南山越野車文化主題公園、菩提湖國家級農業湖釣賽事公園、青少年戶外營地等文體旅融合項目群,組織騎行挑戰賽、越野車挑戰賽、馬拉松等賽事。
由廢棄鐵礦廠改造的東南山越野車文化主題公園串聯周邊9個景區,填補了京津冀地區越野場地空白。目前,成功舉辦多場國家級、省級賽事,吸引全國20多個省市近千名車手、3.5萬名觀賽者。每月約有500輛各地越野車到此進行越野活動。
此外,積極開展非遺傳承人、民俗活動進景區,規劃農業生態示范園、硒鴿健康產業園等農旅項目,配套發展鄉村旅游精品民宿……文體旅產業融合新業態在阜平延展拓面。
立足打好提升文化軟實力主動仗,保定傾力打造博物館之城、書院之城,中國古動物館、保定宴飲食博物館等文旅產業項目落地見效。
一條全長1117公里的太行步道,將9個縣區的492個村莊、30多個景區景點、320套保定小院、400多家民宿、110個農業園串珠成鏈,沿線推出特色美食和農產品310多種,覆蓋農村人口29萬人,成為名副其實的旅游路、文化路、連心路、致富路、幸福路。
“戀鄉·騎行保定——探尋最美鄉村活動”已經開展到17個縣(市、區)60余個村,全線引爆鄉村文旅市場;“保定·鄉村音樂大會”在城市、鄉村、田間地頭、商業街區、博物館、公園等多個場景錄制,受眾突破2億人次,讓保定火爆整個夏天……
“文化+”產業正在成為保定經濟支柱產業。
聚焦生態振興
——描繪鄉村美麗的“新畫卷”
在駱駝灣村,新民居青瓦黃墻錯落有致;沿河公園、文體廣場舒朗開闊賞心悅目;柏油路、石頭路蜿蜒平整悠然交疊……昔日貧困閉塞的舊村落,如今早已蛻變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
駱駝灣村是阜平改善人居環境、建設和美鄉村的代表作。近年來,阜平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所有行政村實現垃圾統一收集、衛生無害化處理。
公路平坦蜿蜒,青山煙水微茫——這是當下阜平鄉村最生動的映照。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全域統籌、全局規劃。近年來,保定全面開展鄉村綠化行動,集中整治提升人居環境,全力構建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景、一縣一品牌的大美鄉村格局。
全市建成一批森林鄉村、森林縣城、和美鄉村示范村,阜平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先進縣,淶水、易縣、曲陽等9個縣(市、區)被評為全省村莊清潔先進縣。
正是實干實績的追求,繪就了和美鄉村新圖景。
良好生態環境有利于增強鄉村吸引力。清新的空氣、優美的自然風光、優質的水源等生態資源都是致富寶藏。
阜平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態產業優勢,積極承接首都養老功能疏解,大力發展休閑康養產業,建成3個康養基地,床位1800余張,與北京西城區達成養老合作,已接待客戶1萬余人,產生效益800多萬元;建成集垂釣、采摘、養殖等休閑項目于一體的康養農場,帶動農產品銷售110多萬元;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發展之路。
為推廣用好鄉村全域生態資源,保定針對城市居民對高品質旅居康養生活的熱切需求,全面盤活農村閑置農房,發展民宿產業和庭院經濟,謀劃推進“保定小院”項目建設,累計打造“保定小院”1897套。
青水瓦、木挑梁、小皮檐、花格窗……房前屋后花草掩映,石板路曲徑通幽,富有太行風情、田園特色的保定小院,讓京津及周邊地區人群一見鐘情。
聚焦組織振興
——筑牢鄉村振興的“橋頭堡”
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是“不走的工作隊”,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阜平作為脫貧攻堅最前沿、鄉村振興主陣地,比任何地區都清楚這一點。
針對一些基層干部學習創新能力不強、基層治理思路方法不多問題,阜平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先后推薦7批29名村黨支部書記到浙江嘉興、雄安新區等地參加省級示范培訓,組織13個鄉鎮舉辦村兩委干部專題培訓班。
針對村干部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問題,培育儲備后備干部334名,有效補充基層新鮮血液,并利用開放大學等教育資源,積極組織3名村干部及10名后備干部參加學歷提升教育。全縣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引領力和帶動力明顯增強……
組織興,則鄉村興;組織強,則鄉村強。
保定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中全面叫響以畝產論英雄、以創新論英雄、以宜居論英雄、以增收論英雄、以平安論英雄。
全市將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經濟引領能力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重點推進黨支部領辦土地合作社、農業服務合作社,以土地為紐帶,把農民組織起來,實現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這一做法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但解決了“地誰來種、怎樣種地”的問題,還有力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增加集體收入。目前已有2000多個村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入社土地70余萬畝。
在保定這片廣袤鄉土之上,1109支駐村工作隊、3330名隊員帶著使命與決心,抓生產,跑銷路,盯項目,搞基建……正以他們對黨的絕對忠誠、對事業的矢志不渝、對群眾的無限深情,播撒希望,耕耘未來。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這支幫扶力量始終方向不偏,靶心不移;駐村更助村,真心促發展。
時序更替,華章日新。十二年歲月光陰,銘刻無數感人故事、豪情頌歌。十二年的巨大變遷,深刻而有力地印證“兩個確立”是時代呼喚、歷史選擇、民心所向。
新時代大潮澎湃,只要1000萬保定人民勇毅前行、奮發進取,必將締造新的更大奇跡,必將贏得新的更大勝利。
凱歌而行,不以山海為遠;乘勢而上,不以日月為限。一座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必將崛起,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保定篇章必將宏偉壯闊。(一平)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