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保定6月30日消息(記者王藝霖 見習記者禹云飛 實習記者王云鵬)6月30日,中國能源研究會未來能源產教融合專委會和太行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在河北保定成立,來自政府、高校、企業及科研機構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能源新趨勢,進一步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發展向新,保定有方向、有底氣。保定市市長閆繼紅表示,保定是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擁有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和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兩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是河北省首個“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連續10年河北省第一。該市構建了“風光氫儲輸”完整產業鏈條,正在全力打造“中國電谷”升級版。

會上,太行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保定市發改委主任康峰介紹,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浪潮中,保定統籌各種資源,共建共享、共謀發展,推動太行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合作共建成果33項,涉及央企共建、區域共建、產業共建、場景共建4個方面。該市聯合頂尖科研團隊、行業領軍企業和權威機構組織,聚焦固態電池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構筑產學研用生態群,全力推進未來儲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據了解,太行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以“1+3+N”模式建設,即在保定建設1個研究院總部,打造檢驗檢測、研發試驗、技術孵化3個平臺,并在新疆、山西、內蒙古等地合作共建N個分中心,以多元投資模式市場化推進,打造國家級固態電池技術中心。

太行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揭牌成立(央廣網發 王云鵬 攝)

未來能源是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動力引擎,產教融合則是鏈接產業創新與技術創新核心樞紐。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未來能源產教融合專業委員會成立,并發布《未來能源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

《倡議書》提出要構建“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生態,聚焦光儲等重點領域,推動“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協同合作,形成“始于科技、興于產業、成于資本”的良性循環。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產業與教育深度融合,建立“雙師型”認證體系,強化復合型人才培養,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產教融合是推動能源變革的強勁動力,期待以保定為起點,凝聚共識,共同譜寫中國能源事業新篇章。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稱,專委會的成立是推動能源與教育跨界融合的創新實踐,要緊扣“雙碳”目標,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要匯聚頂尖智慧,促進教育、人才與產業、創新有機銜接,要激發平臺效能,建立常態化校企對接機制,運用數字化手段提升服務能力,培育可復制的成功案例。

揭牌儀式(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此外,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泓、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鐘發平、華北電力大學校長畢天姝等專家圍繞固態儲能技術、儲能生態閉環、能源交叉融合技術等主題發表演講,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與創新思路。

畢天姝稱,在河北省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華北電力大學和保定市共建的燕趙電力實驗室獲批籌建,這是河北省最高能級的科研平臺。該實驗室圍繞“電源、電網、負荷、儲能”凝練了四大研究方向。該校致力于把燕趙電力實驗室打造成為一流的科研創新平臺、新型產業孵化平臺、戰略決策咨詢平臺和產教融合機制體制創新示范平臺。未來,該校將以燕趙電力實驗室為載體,進一步深化與“政產學研用”各界的合作,加快突破行業關鍵性技術,助力保定能源產業持續升級,為國家能源轉型做出更大貢獻。

保定將“新產業”作為奮力推動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攻堅新顏值、決勝“十四五”的“關鍵詞”之一,充分彰顯了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搶抓未來競爭制高點,爭取新質生產力發展主動權的堅定決心。

中國能源研究會未來能源產教融合專委會和太行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在保定成立,將積極推動未來能源產業的發展,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號召更多企業家、有志之士積極投身保定未來產業,攜手讓新產業綻放魅力、更富期待。

編輯:禹云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