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將行業調解融入產業發展和基層治理,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產業興縣、多元共治”的高質量發展路徑,用小杠桿撬動淶水特色產業大發展。

“真是太感謝了,感謝社會工作部和文玩核桃協會組織的技能培訓,幫我學會了本領,實現家門口就業。”談起現如今的工作,淶水縣樓村鎮的張海霞激動地說。張海霞今年51歲,曾是一名家庭主婦,丈夫在外打工,她平時靠在附近打零工掙些零用錢,收入并不穩定。2024年8月,她參加了淶水縣社會工作部和縣文玩核桃協會組織的核木雕刻技能培訓,很快就熟練掌握了文玩核桃雕刻、鑲嵌等技能。后來經協會的推薦,在愛尚麻核桃農民專業合作社當上一名核木雕刻師,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

張海霞是淶水縣堅持黨建引領助力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淶水縣緊鄰北京,地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有文旅康養產業、紅木家具、文玩核桃等縣域特色產業,從業人員3萬余人,年產值50余億,是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將傳統特色產業“流量”變為淶水“留量”,更好的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對此,淶水縣堅持黨建引領,按照“產業關聯、便于管理、便于活動、便于服務”原則,在旅游、麻核桃、紅木家具等產業推行“一鏈條一聯盟”模式,著力搭建“1+X+N”黨建聯建,即由行業協會牽頭、X家企業黨組織參與、N家攤位商家加盟,著力延伸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帶動企業500余家,促進產業鏈條上下游融合、互促共建。

淶水縣委社會工作部聯合行業協會組織開展“聯盟沙龍”“核商下午茶”等活動,推進產業鏈上政策共研、事務共商、資源共享、發展共促,同時,發揮行業協會的資源優勢,定期開展專項技能培訓35期2500余人,開展優秀工匠擂臺比武4期500余人,提升從業人員能力素質,推動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楊志民)

編輯:李瑤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