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河北省淶水縣9萬畝小麥正式進入夏收高峰期。在淶水縣義安鎮下莊村的連片麥田里,金黃色的麥浪隨風起伏,一臺臺聯合收割機正開足馬力馳騁田間,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飽滿的麥粒如瀑布般傾瀉入倉,一幅現代化夏收畫卷正在淶水大地徐徐展開。

大型收割機穿梭在麥田里(徐梓鈺 攝)

上午10時,在下莊村的連片麥田里,種糧大戶韓海泉正指揮農機手搶收小麥。“1100畝地,過去人工收割要忙活半個月,現在有了這些聯合收割機同時作業,2天就能顆粒歸倉。”望著金黃的麥浪,韓海泉黝黑的臉上滿是喜悅。他特別提到,以前澆地得全家上陣,現在用手機就能控制,還能自動調節水量,既省水又省工。

農戶露出豐收喜悅(徐梓鈺 攝)

據該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2024年,淶水縣在義安鎮、王村鎮依托規模化種植主體推廣“數字農業”5000畝。農戶通過手機APP就能實時監測土壤墑情,并遠程控制灌溉設備。該系統不僅實現了農田灌溉自動化,還起到了明顯的節本增效作用。

臨近正午,在淶水高速路口跨區作業接待站,工作人員正在為過往機手發放裝有毛巾、礦泉水、藿香正氣水的“清涼禮包”。這一暖心舉措是淶水縣全力保障“三夏”工作的生動寫照。目前,全縣已設立2個農機維修站點,公安交警部門同步開通農機轉運綠色通道,確保農機高效通行、作業無憂。

據悉,為打好夏收夏種攻堅戰,淶水縣統籌調配農機資源,今年共投入收割機、播種機等農機具1000余臺。據了解,預計全縣夏糧總產量可達4.2萬噸。值得關注的是,在完成夏收后,淶水縣將立即轉入夏種階段,計劃播種夏玉米等糧食9.5萬畝,為全年糧食穩產增收夯實基礎。(賈晨陽)

編輯:李瑤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