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漢正在做志愿服務。 冷學先 攝
可漢與其他義工在一起。 冷學先 攝
中新網遵義10月23日電 題:巴基斯坦90后“熱心小伙”成“遵義義工”
作者 冷桂玉 李永議
在貴州省遵義市,穿著藍條紋馬甲的“遵義義工”,時常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旅游景點、居民樓棟,為市民及游客提供貼心服務。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遵義會議會址景區游人如織,接受了志愿者培訓的巴基斯坦籍90后小伙KHAN(可漢)第一次穿上藍馬甲,和雇主冷學先一起站在遵義會議會址景區的安檢門前,做起了維持秩序的義工。
“打火機不能帶進去”“廁所往那邊走”……
可漢很快進入狀態,微笑著服務游客。游客們看到一個外國小伙說著不算流利的普通話做義工,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可漢此前曾在湖北武漢留學六年,今年7月初到遵義,經朋友介紹在冷學先開辦的幼兒園當外籍英語教師。
可漢正在做志愿服務。 冷學先 攝
冷學先告訴記者,來幼兒園不長時間,可漢和孩子們已“打成一片”,孩子們叫他“外國老師”、“英語老師”、“可漢老師”,他則大笑著回應,喊孩子們“小鬼”。
冷學先今年7月帶著家人到遵義市義工聯合會報名登記,全家都成了義工。8月,冷學先動員幼兒園家長和老師加入義工隊伍,有80多人響應,可漢也是在那時成為一名“遵義義工”。
可漢坦言,“一開始,我并不明白做‘義工’是什么。”8月,得知冷學先要去遵義山區看望兩名孤兒,可漢要求也一起去。“那天他沒有帶多少錢,他把身上的零錢都給了孩子。”冷學先有些吃驚。
可漢正在給其他義工做培訓。 冷學先 攝
“看到他們(孤兒)覺得非常可憐,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樣,如果我有能力,要給他們買更多的衣服、鞋子。”可漢向記者回憶自己在遵義的第一次善舉。
在遵義市義工聯合會會長卓先順的邀請下,可漢利用閑暇時間為義工們免費培訓英語口語,幫助他們更好地服務外國游客。
“Welcome to zunyi”“Nice to meet you”……第一堂培訓課上,可漢從簡單的問候語講起,不斷與大家互動,頗受好評。
做完服務可漢與其他義工合影留念。 周嫻 攝
10月18日,可漢拿到“遵義義工服務證”,非常高興。
遵義有“洋義工”并不是首次,卓先順說,此前,一對外籍夫妻在遵義工作期間熱心公益事業,多次參與助學及愛心捐贈等活動。現在,“遵義義工”正在被更多人認識并接受,他相信像可漢這樣的外籍義工會越來越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