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2月29日消息(記者張勝強 郭翔宇)“最初的時候,現場的觀眾只有九十幾個人,到后來一天四場都爆滿。”用老員工蘇桂榮的話來說,能夠陪伴著長隆國際大馬戲從小舞臺蛻變成大舞臺,是她最難忘的經歷。

  12月28日,曾為數百萬觀眾,在夜晚送上歡笑與感動的長隆國際大馬戲,迎來了它的20周年紀念日。

 

長隆國際大馬戲迎來20周年。(央廣網記者 張勝強 攝)

 

  在東方大地弘揚世界馬戲文化

  時間回到1999年,長隆集團董事長蘇志剛設計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文化旅游路線——白天看動物,晚上看戲,住宿就在動物主題酒店。

  2000年,長隆國際大馬戲表演場館正式建成,后期還榮獲“面積最大的永久性馬戲建筑”吉尼斯世界紀錄。

  “走群眾路線”是蘇志剛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從初創時期的“世界馬戲薈萃集錦”,到主題馬戲《天啟》《月球侏羅紀》,再到《魔幻傳奇》《魔幻傳奇Ⅱ》,長隆國際大馬戲用扎實的步伐在東方大地上弘揚著世界馬戲文化。

 

長隆國際大馬戲表演現場。(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20年過去了,長隆國際大馬戲不僅迎接著世界各國的馬戲精英一代又一代的傳承,還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品牌IP。

  要講述長隆馬戲的成長,中國國際馬戲節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2013年,長隆利用連續承辦六屆中國國際馬戲節的契機,建立起了全國馬戲藝術融匯交流的大舞臺。

  到2016年,世界馬戲聯合會為孫志剛頒發了世界馬戲藝術大師獎,這也是獎項第一次授予文化旅游界企業家,肯定了長隆對中外馬戲交流引領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

  從成立到獲得世界肯定,長隆國際大馬戲用了16年。

 

長隆國際大馬戲20周年吸引了許多觀眾。(央廣網記者 張勝強 攝)

 

  2019年11月,長隆與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國際馬戲節——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締約建立“國際合作伙伴關系”,決定共同在全球范圍內推廣馬戲藝術和文化。

  獲得世界的肯定,還遠遠不是長隆國際大馬戲的最終目的。

 

  臺前幕后的馬戲人生

  20年鮮有間斷的長隆馬戲已經融入了不少人的日常生活,但對于一眾臺前幕后的馬戲精英與工作人員,這已經是他們的芳華歲月了。

  從馬戲籌建之初就來到這里的蘇桂榮,作為資深表演者,今年已經是為觀眾帶來歡樂的第20個年頭。

 

長隆國際大馬戲的表演者們。(央廣網記者 張勝強 攝)

 

  這些年里,她使用的道具更新了四次。”一開始我對道具不是很熟悉,要自己慢慢研究,但大家都對我很好。"面對觀眾,她感謝了許多。

  與蘇桂榮懷有同樣心情的,還有長隆國際大馬戲技術部副總監董志強。

  作為長隆國際大馬戲把控特效設備的負責人,他最難忘的還是一份“初心”。“是因為看到(長隆)動物園的和諧相處,人對動物的熱愛以及動物給人帶來的歡樂才有大馬戲。”

  20年沐風櫛雨,每天面對著沒有NG的大馬戲表演,董志強表示,每天都需要進行例行的檢查、測試,只有把這些細節都做好了,才能保證演出的時候將最好的效果呈現給觀眾。

  作為每晚與觀眾距離的最近的人,能在異國舞臺上表演哈薩克馬術《魔幻使者》是阿斯蘭的生活與熱愛。

  《魔幻使者》是開辦時間最長的節目之一,時至今日仍然在舞臺上與觀眾見面。如今,阿斯蘭與哈薩克斯坦妻子歐麗雅在廣州誕育了一雙可愛的兒女,已然成為了“本地家庭”。

  作為演員的他們,不僅在這里獲得了足夠的表演機會,繼續留在中國發展也是他們未來的規劃。

  “想不出為什么要離開”,阿斯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