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廣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廣東是制造大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非常迫切”“中小微企業缺人、缺訂單、缺錢、缺技術,中央工廠數字化才能驅動轉型”“強大的制造業需要強大的工業軟件,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也到了關鍵節點”……
剛剛出臺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要建設“數字中國”,并將數字經濟單列篇章。3月21日,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推進會在廣州召開,華為、比亞迪、美的、樹根互聯、聚鯰工業五家企業代表在會上發言。他們中既有電子信息、汽車、家電等萬億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也有工業互聯雙跨平臺企業,還有來自粵西的數字化服務商企業。
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如何深度融合?對于GDP超11萬億元的廣東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數字化轉型關鍵一步怎么走,關乎廣東制造在全球產業版圖的新坐標。
●談契機
廣東制造業數字化
極端重要和迫切
“工業4.0時代的競爭,將會從企業間的競爭變成產業鏈之間的競爭,廣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重要且迫切。”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發言中指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依賴基礎工業能力和服務業水平。圍繞產業鏈開展數字化轉型,才能取得制造業顯著成效。
他介紹,華為構建了跨區域跨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并在全國落地40多個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共計服務2萬多家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汽車工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傳統的機械車就像算盤,算盤永遠打不出互聯網,機械車也很難成為真正的智能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認為,數字化轉型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
在王傳福看來,如果將機械改成電動,就相當于把算盤改成計算器,數字和智能的功能才能實現。目前,比亞迪正在探索研發信息化、生產數字化以及產品智能化。
在比亞迪電動車及核心零部件數字工廠,平臺化、透明化、柔性化的整車生產線已經建立,全產業鏈和創新鏈均有信息化部署,可進行全過程指導監控。
對于擁有眾多中小微企業的廣東而言,數字化轉型更迫切。
“在我們注塑行業,一個臉盆才賣3塊錢,原材料成本就占了80%,提升空間非常小,只能數字化轉型才能做到極致降本。”揭陽市聚鯰工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奇直言,中小微企業缺人、缺訂單、缺錢、缺技術,只有中央工廠數字化才能驅動轉型。
當前,廣東正在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強化智能制造高端供給,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帶動企業上云上平臺。
“全球制造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產業鏈板塊重構帶來新的挑戰。本國制造成為很多發達國家的理念。對于GDP接近韓國、加拿大的廣東而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工信部智庫、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副所長林雪萍說。
●找問題
很多企業“不敢”“不想”
“不會”數字化
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廣東制造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發展工業軟件、推進工業制造技術和工藝數字化,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涂高坤指出,當前國內工業軟件及工業互聯網底層技術有待提升。
徐直軍也表示,加速基礎工業軟件突破,才能真正實現制造業的安全可控。
“卡脖子問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是芯片,另一方面是工業軟件。”林雪萍認為,廣東制造企業數量多,且發展不均衡,意味著通用方案很難解決,需要有針對性有差異化的數字化轉型方案。
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尤其困難。
“很多企業不敢、不想、不會數字化。”涂高坤具體分析其原因,一是部分工業企業因為在實施數字化轉型時投入大、見效慢,“不敢”數字化;二是部分企業管理者缺乏戰略眼光,依賴傳統模式和路徑,“不想”數字化;三是中小企業既缺乏數字化轉型的技術能力,又缺乏數字化轉型的人才,“不會數字化”。
對此,陳文奇也深有體會。以他所在的揭陽注塑行業為例,產值約300億元,有超過2500家企業,但85%是分散的家庭小作坊,行業門檻非常低。
“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成本高、風險大,看起來很美,但是高不可攀。”為了破局,陳文奇打造了中央工廠“造血”模式,讓中小企業輕裝上陣,幫助企業梳理商業模式、打造標準化流程……用系統工程和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抱團取暖。
人才也是制約數字化轉型的一個大問題。陳文奇被叫做“陳校長”,他打造了一個“工匠學院”——作為產業集群的技術鏈、崗位鏈的綜合人才和師資培訓基地。“我希望讓年輕人明白,創業不一定只是當網紅或者開網店,開工廠也是一種創業。”
●怎么干
龍頭企業引領帶動
解決工業軟件“卡脖子”問題
2020年廣東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1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5.56萬家,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骨干企業近300家、“世界500強”企業14家。
擁有這樣龐大規模的制造業基礎,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步非常重要,該怎么轉?與會嘉賓建議,系統性全盤考慮,龍頭企業引領示范,形成數字化轉型生態。
徐直軍表示,華為每年數字化轉型的投入占營收的2%—2.5%。大企業有能力做出完整的數字化轉型系統,但是中小企業很難。“我們率先開放應用場景推廣整個電子信息產業,也建議其他龍頭企業一起加入。”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IO張小懿也表示,美的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效應,和多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IoT全開放生態。他建議,通過政策引導重點支持本地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上下游更多企業數字化轉型。
工業軟件“卡脖子”問題,也是制約數字化轉型的一大瓶頸。
“強大的制造業離不開強大的工業軟件。全球制造的數字化轉型,都是從工業軟件開始的”,林雪萍鼓勵龍頭企業先投資研發,用系統的方式來發展。“廣東有龐大的制造體系,應成為國內工業軟件的突破者”。
廣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新則建議,推動國產化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作為中國電科集團公司科技成果轉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家落地運營的企業,他們聚焦芯片+窄帶物聯網通信系統自主研發。
產業集群,是廣東制造的最大特點。當前,廣東正在大力培育發展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
“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產業集群迎來了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CEO賀東東建議,政府從政策、資金、資源方面集中支持“雙跨平臺”基礎建設,形成廣東特色的數字化轉型新模式。
數字化專業人才的培育則是推動廣東制造業轉型的內生動力。
陳文奇指出,未來制造業一線數字化人才的缺口將持續放大,建議政企合力培養復合型人才。“培育之后如何留住這些人才?很好的激勵機制就是讓他們成為平臺的合伙人。”
賀東東也表示,樹根互聯已在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上展開探索,開發出“工業數字雙胞胎”等教學平臺軟件,建議政府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職業教育,打造數字化產業工人培訓工程。
現場金句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
大企業有能力做出完整的數字化轉型系統,但是中小企業很難。龍頭企業牽頭構建工業云平臺,能真正實現“沒有造不出來的產品”。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
汽車工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傳統的機械車就像算盤,算盤永遠打不出互聯網,機械車也很難成為真正的智能車。
◎美的副總裁兼CIO張小懿:
抓住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機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和創新引領能力。
◎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CEO賀東東:
建議政府從政策、資金、資源方面集中支持“雙跨平臺”基礎建設,形成廣東特色的數字化轉型新模式。
◎揭陽市聚鯰工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奇:
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成本高、風險大,看起來很美,但是高不可攀。可以通過中央工廠“造血”模式,讓中小企業輕裝上陣。
◎工信部智庫、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副所長林雪萍:
全球制造的數字化轉型,都是從工業軟件開始的。廣東有龐大的制造業體系,應成為國內工業軟件的突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