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標志著增城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核心區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該規劃以“國家級生態創新產業新城”和“大灣區智能制造高地”為戰略定位,將為區域產業升級、生態優化及產城融合注入強勁動力。
十年迭代謀新篇,戰略升級啟新程
作為國家級經開區核心引擎,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原控規實施已逾十年。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原有規劃在公共服務配套、生態承載力及產業鏈協同等方面漸顯滯后。此次修編緊扣《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廣州東部中心總體規劃》要求,以“產業升級、產城融合、生態保護”為主線,重點布局汽車及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產業,同步推動寧西、仙村等片區擴容提質,著力構建高端現代產業體系。
區位示意圖
四大策略擎動發展,產城融合繪就新景
一是創新提出“TOD聯動集約化布局”,以軌道交通站點為核心,通過立體開發釋放土地效能,形成“軌交+產業+城市”協同發展格局;二是創建活力共享的產業社區,規劃打造“五橫三縱”慢行主廊道及10條次廊道,串聯休閑步道與智慧設施,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三是依托雅瑤河、官湖河等水系規劃濕地公園與森林帶,將公園綠地面積從78公頃擴容至122公頃,實現“5分鐘見綠”的宜居愿景;四是以“三帶四區”塑造科技質感界面,嚴控建筑風貌,打造創新設計標桿,塑造高品質城市風貌。
土地利用規劃圖
亮點紛呈塑優勢,韌性發展筑未來
新規劃呈現三大突破性亮點。產業聚能方面,規劃總面積2538.76公頃,工業及物流倉儲用地占比達53%,重點保障“車、顯、芯”三大主導產業,預留彈性空間支撐未來產業鏈延伸。
產業功能布局圖
生態交通方面,構建“一帶一廊六軸多心”生態骨架,同步打造“六橫五縱”主干路網,融合慢行系統與貨運網絡,實現高效通勤與物流配送。
服務升級方面,預測容納16.94萬居民及12.53萬就業人口,新增408處教育、醫療、商業設施,布局260.7公頃綠地廣場,海綿城市與防災體系雙管齊下,防洪標準提升至50年一遇。
綠地系統規劃圖
產城融合啟新篇,綠色動能開新局
此次控規獲批既是發展里程碑,更是奮進新起點。下一步將加速規劃落地實施,通過“產業+生態+服務”深度融合,將廣州東部(增城)汽車產業基地打造為灣區智能制造標桿與生態宜居典范,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