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佛山中央法務區正式落成揭牌,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大灣區中心正式啟動。在揭牌儀式上,佛山中級人民法院商事巡回審判法庭、佛山法務經理人聯盟等機構,中國人民大學等大學的實踐基地集中揭牌。粵港澳大灣區法商融合發展系列活動同步舉辦。
自去年8月啟動建設以來,佛山中央法務區緊鑼密鼓推進,在約半年時間內迅速建成并開始運營。其將立足佛山、輻射珠西、聯動灣區,打造鏈接世界的多元、聚合、一站式創新法治服務高地。
借著佛山中央法務區的建設,佛山、禪城把自古以來“通濟天下”的基因注入城市和經濟肌理,化作滋養產業的活水,潤澤營商沃土,讓企業在法律的規則框架下實現價值躍升。
它將為全國工業第四城佛山的進階,提供堅實的法治支撐。
相互賦能,打造法律服務生態圈
“3、2、1,揭牌!”佛山中央法務區于3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
佛山中央法務區面積約4755平方米。步入禪城綠地金融中心3樓,“佛山中央法務區”六個鎏金大字率先映入眼簾。六字上方中央位置是法務區標志。它中華法律圖騰獬豸與醒獅為雙核意象:獬豸象征法律的公平正義,嶺南文化中的醒獅則代表勇猛與智慧。二者虛實結合,既展現優質法務知行合一、剛柔并濟的深層哲思,又通過鎏金主色調傳遞法律的莊嚴與溫暖,恰似法治之光穿透云層,為企業發展鋪設光明之徑。
佛山中央法務區的門廳設計也別有深意。純白立面如宣紙鋪展,隱喻法律職業的純粹初心;經線如法典刻痕貫穿“天地”,演繹法治社會的經緯之治;弧形空間設計,既呼應調解優先的柔性解紛理念,又傳達擁抱企業,助力企業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的態度。
法務區積極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以優化提升公共法律服務供給為基礎,聚焦企業需求,秉持“專業高效、通濟共贏”的理念,打造“政務法務+社會法務+企業(園區)”三維聯動的全鏈條、一站式平臺,建設“四中心”、朝“四化”方向發展的現代化法治生態。
其中“四中心”的企業法務中心構建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務鏈,護航市場主體成長出海;律政服務中心打造“一站式”解紛平臺,塑造律師執業新業態;產業孵化中心培育法務科技、合規管理等新興產業集群;法治文化中心薈萃法律精英,以法治文脈滋養城市品格,塑造灣區節點城市會客廳的文化地標。
“四化”則強調法律服務的全周期化、一站化、智慧化與國際化。資源整合、系統共享、相互賦能的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務生態圈正在生成。全周期化,即以“治未病”法治體檢、“治已病”解紛協同,護航佛山超170萬市場主體。一站化,就是依托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大灣區中心、佛山仲裁、商事法庭一站式化解糾紛,輸出商事矛盾糾紛化解“灣區經驗”。智慧化則以“一門式”“城市大腦”先發優勢,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構建案件智能匹配、文書自動生成、風險實時預警的智慧協同體系,為企業、律師等提供多元化科技服務。向著國際化的目標,法務區將設立涉外法律服務中心與港澳臺服務專窗,助力加速粵港澳“軟聯通”。
中國貿促會商法中心主任蔡晨風表示,佛山中央法務區的啟航,是進一步優化佛山營商環境,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力舉措。
“希望佛山中央法務區打造三張名片。”廣東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林楚明表示,要打造以法治助力灣區建設縱深發展的“名片”,以數字賦能法律服務再上臺階的“名片”,以定制服務護航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名片”。
通濟共贏,貫穿古今傳承法治基因
步進佛山中央法務區的法務受理大廳,有一幅明清《汾流古渡繁華圖》壁畫。畫面中,汾江商船如梭,勾勒出明清 “天下四聚”之一佛山古鎮的盛景。
從行會制度的設立,到祖廟廟議,佛山人自古深諳“以規成市”“誠信立業”“和氣生財”之道。油豆行鎏金牌匾下,古時商業行會治理體系躍然眼前:制定通用規則和標準化的生產流程織就市場信任之網;內部以爭議解決機制化解商業糾紛;商戶互幫互助實現行業共濟。
壁畫右上角“通濟”二字,代表著貫穿古今的“通濟”精神,一種向上向善、通達天下的城市氣質。
“這種精神,也是法務區的法律服務精神。”佛山中央法務區有關負責人說。
當歷史的汾江濤聲與現代法治號角在佛山交匯,一座承載著千年商道智慧的中央法務區正啟航。這里不僅是解決商事糾紛的佳地,更是嶺南法治文明的當代注腳。以通濟精神為魂,以規則之治為脈,佛山正邁出“法治興城”的鏗鏘步伐,續寫“天下四聚”傳奇新篇。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佛山將借助佛山中央法務區這一法治新地標,展現現代城市治理的創新實踐。
在這里,歷史不是褪色的畫卷,而是流動的基因。法治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有溫度的服務。制度創新與市場活力始終在這里同頻共振,讓法治基因深深融入城市血脈。
“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千年以前,孔子以“無訟”理念道出社會治理的最高境界。而今,這一傳統智慧與現代法治在粵港澳大灣區碰撞出新火花。全國首個由國家貿促會“直營”的粵港澳大灣區調解服務機構——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大灣區中心與佛山中央法務區同步揭牌,背靠中國貿促會的高端資源優勢,以“灣區速度”打造商事調解創新發展的中國樣板。
“佛山中央法務區的建立是賦能佛山三萬億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禪城區區長盤石說。
佛山這座中國工業第四城正在證明:法治不僅是社會治理的穩定器,更是城市能級躍遷的推進器。
守正創新,智慧法務以智善法
佛山中央法務區的啟航,是對廣東高質量發展大會“做優現代服務業、打造服務業示范平臺”戰略部署的貫徹落實。法務區將致力為每位創業者、企業家提供最佳體驗、最好服務。
在揭牌儀式現場,佛山中級人民法院商事巡回審判法庭、佛山國際金融仲裁院、佛山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司法機構,中國人民大學、佛山大學等實踐基地,得理法律大模型研究基地、佛山法務經理人聯盟等創新平臺同步揭牌。
佛山中央法務區將鋪就一條律、企雙向奔赴的大道,以一流營商環境,塑造佛山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智慧化”是服務企業的重要抓手。接下來,法務區將建設創新型法治平臺,深化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法律服務領域的應用,鼓勵無訟科技、得理大數據等法律科技企業參與智慧法務建設,著力打造法務科技產業鏈。
佛山中央法務區著力推動“云上法務區”建設,物理空間有限,服務賦能無界。這里將加強與禪城區行政服務中心、各進駐單位的信息聯通,服務律師、律所、企業將更高效、便捷。佛山中央法務區建設,也是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發展的有力舉措,為更廣大的基層單位、群眾提供更充分的法律服務以及更創新的解紛模式。
場景創新是服務企業的關鍵手段。聚焦企業“急難愁盼”,法務區創新推出多個服務場景:“疑難案件法律診所”首創跨區域專家輪值機制,由廣、深、佛等地頂尖律師“坐診”,為企業提供定制服務;在法務區的線上平臺,企業可根據需求線上點單;法律無人“診所”將提供24小時服務;佛山市禪城區合規研究中心也將賦能企業發展。
互聯互通是服務企業的有效途徑。法務區首創佛山法務經理人聯盟,進一步加強佛山市企業之間、企業法務經理人及專業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資源共享,解決行業共性問題。
針對企業的“出海”需求,在佛山市涉外律師人才隊伍的基礎上,法務區注重與高校等機構合作,鏈接國內外律所資源,加強人才培訓,注重法治文化建設,將法務區建設成為法律人的成長驛站,精神家園。這也為佛山和禪城落實“百萬英才匯南粵”搭建起新的平臺。
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柯瑩表示,法務區讓企業在有力的風險防范中,走出更穩的經營步伐。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是率先進駐佛山中央法務區的律所。該律所主任吳革表示,律所將協同法務區,打造云端加實體的雙規服務體系,加快法律大數據分析、在線糾紛調解等場景應用。
通濟天下,法護灣區。佛山中央法務區踏著時代的鼓點,承載著“再造一個新佛山”和禪城打造更高質量、更具競爭力的“佛山之心”的使命,劈波斬浪、穩步向前。(禪城區宣)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