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與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在佛山順德建設的新工廠——順德第一分廠正式開業。該工廠主要生產換氣用的新風系統、空氣凈化器等室內空氣質量產品,這是松下在該產品領域繼1993年開設順德總廠后,在中國開設的第二家工廠。
外資來粵投資興業步履不停。據商務部統計,2021年1月至6月,廣東實際利用外資991.5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20.6%,比2019年同期增幅高14.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8.8%。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勢向好,實際利用外資284.3億元,同比增長81.3%,兩年平均增長43.4%。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勝認為,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世界經濟要擺脫疫情造成的影響還需要時間,這將使得在今后一段時間里廣東利用外資的增速會放緩,但是長期增長的趨勢不會變。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0.1%
“順德第一分廠總投資額約2億2千萬元,占地面積51874平方米。本次投產的廠房共3層,今年主要生產新風系統、送風機等,2022年將計劃增加生產創新系統,2023年計劃增加生產凈水系統。”松下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松下環境順德第一分廠不僅將導入節省能源的空調系統,還將應用再生能源和實現能源可視化,建設節省能源的綠色工廠。其生產的產品不僅面向中國市場,也將銷往亞洲、中東、北美等海外市場,將成為供應全球IAQ(室內空氣質量)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粵港澳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成為中國經濟實力最強、國際化程度最高、跨境聯動最緊密、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為外資企業發展帶來更多的新發展機遇。”松下相關負責人說,本次在順德建立分廠,也是基于疫情常態化下大眾對換氣、除菌類空氣質量改善領域的需求持續高漲,換氣扇、新風系統、空氣凈化器類產品的市場潛力提升。
希望搭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快車的,還有阿斯利康。今年6月,阿斯利康香港與力寶(香港)有限公司就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醫療合作計劃簽訂備忘錄,攜手推動大灣區醫療健康服務產業發展。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內地9市可有條件使用港澳上市藥品及醫療器械。在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香港及澳門總經理Gwenael Meneux看來,這為大灣區醫療健康產業帶來了潛在的資源及卓越的發展機會。“本次合作也證明了阿斯利康對推動大灣區醫療創新的大力支持。”
高質量外資紛至沓來,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今年上半年,廣東三次產業實際吸收外資之比為0.06:18.55:81.39,三次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全部實現正增長。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806.9億元,占全省81.4%,同比增長22.4%,兩年平均增長11.5%。
與此同時,廣東高技術產業實際利用外資高速增長。以研發設計、信息服務為主的高技術服務業兩年平均增長80.1%;高技術制造業兩年平均增長7.4%。值得注意的是,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0.1%。
“高質量地利用外資,不僅能夠為當地帶來就業、經濟增長、技術以及人力資本等方面的溢出效應,還能將引進來的先進技術手段、管理經驗和創新模式等運用到生產實踐中,發揮擴散效應,輻射周邊地區。”劉勝說。
到資超1億美元大項目
實際利用金額同比增長37.5%
6月22日,巴斯夫與華潤電力在廣東電力交易中心達成首筆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將確保湛江一體化基地首批裝置100%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供應。
“這一里程碑的實現,離不開廣東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巴斯夫及其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巴斯夫特性材料業務部總裁雍萬霆表示,隨著首批裝置100%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投用,首批“湛江制造”產品將實現碳足跡最小化。
6月初,GE Haliade-X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獲臺風級認證。根據權威獨立認證機構挪威船級社DNV的驗證,GE Haliade-X 12MW和13MW海上風電機組在臺風等極端風況下可保持安全且高效的運營,這意味著其在中國、日本、韓國及美國等臺風、颶風活躍的海上風電場具備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GE在廣州開發區設立的海上風電運營和開發中心已投運,在揭陽建設的海上風電機組總裝基地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投產,屆時將是GE全球第二條生產Haliade-X海上風電機組的產線。
“兩個項目將構成立足廣東、輻射亞太的區域性海上風電生態圈,助力區域的能源結構優化以及產業鏈的轉型升級。”GE全球副總裁、GE中國總裁向偉明說,希望把目前GE在全球海上風電領域最先進、最適合本地能源轉型需求的解決方案帶到中國,打造集產、學、研一體的綠色產業鏈,獲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新動能。
重大外資項目穩步推進,進一步支撐廣東實體經濟發展。今年上半年,廣東實際到資金額超1億美元(含)大項目32個,實際利用外資86.4億美元,同比增長37.5%,兩年平均增長6.5%,占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的58.6%;到資金額5000萬(含)—1億美元的項目31個,實際利用外資23億美元,同比增長67.8%,兩年平均增長40%。
從市場結構看,上半年主要外資來源地投資穩定增長,來自香港、韓國、歐盟的資金增勢好。其中,來自香港的外資747.6億元,同比增長30.3%;來自韓國的外資同比增長2.9倍;來自歐盟的外資同比增長70.3%、兩年平均增長32.3%。
而從空間布局看,珠三角地區對吸引外資起著重要支撐作用,上半年珠三角地區實際利用外資958.5億元,同比增長22.4%,兩年平均增長8.9%,占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的96.7%;廣東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280.3億元,占全省比重28.3%。
“廣東外資利用質量和外資技術溢出效應還需進一步提升,珠三角與非珠三角地區之間利用外資的差距仍需縮小。”在劉勝看來,廣州和深圳應繼續充當吸引外資的領頭羊,強化與港澳的聯系,在加快對外發展的同時,積極引進擁有高新技術的外資企業。
“同時,應充分發揮高速與城際鐵路、港口與機場群、港珠澳大橋等交通網絡的經濟紐帶作用,把廣、深、港、澳的中心城市發展優勢輻射到其他地區。”劉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