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4月2日消息(記者張順鵬)在國內首條、全球第二條12英寸智能傳感器晶圓制造產線上,增芯科技的一批批智能傳感器芯片將廣泛應用到物聯網、工業控制及汽車電子等領域。

“增芯項目與全球同行同步,與我國同行企業差異化發展。項目預計2025年底能達到月產2萬片的目標,可滿足大灣區在相關優勢產業領域對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的龐大需求。”增芯科技總經理張亮表示。

增芯科技是廣州東部中心第一家芯片制造企業(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芯”活力不止在增芯。在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國內半導體設備領軍企業中微公司將投資30億元建設華南總部及產品研發與生產基地,與增城已有的增芯、越海集成、維信諾等企業形成更強大的產業集群。

立足產業基礎 持續強化產業集聚

廣州東部“現代活力核”掀起“芯”火燎原之勢,背后是省、市層面對增城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這一戰略性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如在廣東省、廣州市聯合印發的《關于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中,便明確提出“支持增城區發揮智能傳感器產線制造優勢,打造廣州市智能傳感器核心承載區”。

如今,增城區已初步形成以傳感器芯片為主的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制造、高端裝備、材料產業園、先進封裝測試的產業鏈集群,覆蓋集成電路“四梁八柱”中制造、裝備、封測、平臺、園區、大學等各環節,產業骨架初具雛形,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瞄準“打造成為廣東建設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的重要支點、廣州特色工藝集群的關鍵支撐節點”的目標,增城區將深耕以智能傳感器為主的集成電路特色產業,從裝備、零部件、材料等方向發力,布局和引進一批產業鏈配套項目,力爭到2035年,形成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

聚焦“芯顯車”,大力發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等主導產業,是《廣州東部中心總體規劃》對增城的明確定位。

作為首家制定柔性顯示國際標準的中國企業,維信諾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維信諾在增城的項目規劃年產能約5500萬片模組,產能仍持續保持上升態勢。

維信諾是首家制定柔性顯示國際標準的中國企業(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既有龍頭帶動,又有產業規模,還有領先技術,增城區作為廣州市新型顯示產業“雙核一軸兩帶”發展格局的關鍵“一核”,其產業集聚效應正逐步顯現。2024年,增城區新型顯示產業保持高速增長,產值達到255.22億元,同比增長21.7%。

在鞏固現有產業基礎的前提下,增城將持續加快上下游產業鏈引進,推動發光半導體、面板材料、終端設備等新型顯示產業集聚發展,為廣州市打造“世界顯示之都”貢獻增城力量。

從“汽車之城”到“智車之城”,廣州汽車產業的轉型之路上,增城同樣被賦予重要使命——根據《廣州市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增城是廣州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一核三極多節點”產業格局中的重要“一極”。

目前,增城共有汽車產業鏈企業195家。2024年,全區實現汽車產業產值630.36億元(含廣本增城工廠),占全市汽車產業產值的12.47%。智能網聯領域,增城擁有兩家國家級汽車試驗檢驗平臺,均已具備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能力。

圍繞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領域,增城區將以建設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基地為依托,以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為目標,加強產業鏈招商,吸引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龍頭型、旗艦型項目,推動汽車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服務廣州打造萬億級“智車之城”。

發揮資源優勢 謀劃新賽道新產業

當“芯顯車”等主導產業已跑出“增城速度”,推動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又該如何表明“增城態度”?《廣州東部中心總體規劃》提出,增城應“壯大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與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為增城發揮特色資源優勢,積極謀劃新賽道、新產業進一步指明方向。

近日,增城區人民政府與廣州眾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增材制造全產業鏈基地項目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建設增材制造全產業鏈基地,這是增城區積極布局新材料與智能裝備產業的又一重要動作。

“我們是在增城這片熱土上成長起來的企業,增城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科創要素集聚、產業生態優越,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簽約儀式現場,眾山精密董事長陳溢彬說道。

目前,增城區已匯集一批新材料與高端裝備優質企業,產業基礎扎實。擁有廣州市首個新設立批復的化工園區——高端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園,則是其發展高端電子化學品材料產業的核心優勢。下一步,增城區將強化園區建設與產業集聚,聚焦重點領域與特色產業鏈,充分發揮增城作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核心節點的區位優勢,積極吸引高水平創新平臺集聚。

產業發展“上天入地”,增城有信心,亦有實力。隨著低空經濟加速發展的積極信號接連釋放,增城區正依托空域條件和低空經濟重點平臺等優勢,積極謀劃布局低空經濟。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增城正加快跑道型通用機場選址和可行性論證,完成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加快建設東部樞紐通航綜合保障基地,提供低空基地運營服務;完善增城區低空起降點規劃建設,爭取納入市級規劃。

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區方面,增城將推動建設總面積不低于6平方公里的6個低空經濟產業園區;開展低空產業鏈精準招商,在全球范圍內招引頭部整機或關鍵環節企業落戶增城,帶動低空產業鏈相關企業落戶。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央廣網發 增城區宣供圖)

依托產業關聯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近年來,具身智能產業掀起發展熱潮,在工業、旅游、養老等場景展現出較大的應用潛力。

在《廣州東部中心總體規劃》中被“點名”培育高端裝備與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增城,應如何依托產業關聯及“大空間”綜合優勢,搶灘布局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增城作為廣州東部先進制造業的重要承載地,汽車、新型顯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時尚消費品、新材料等多個制造領域,將為具身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智造場景。

另一方面,具身智能在旅游、物流等服務行業也有較大的應用潛力,增城在旅游休閑業、物流與供應鏈等行業的集聚優勢,也將為具身智能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

風物長宜放眼量。緊抓產業發展機遇,增城區將立足本地產業優勢與資源,瞄準具身智能細分領域國內外龍頭企業,加快龍頭企業入駐;支持產業研究院、產業創新綜合體、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機器人硬件和操作系統、具身大模型生態體系等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并推動產品落地應用。

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區”的總體要求,堅持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數智化和綠色化“兩化轉型”兩個主攻方向,積極培育壯大6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和1個未來產業集群,推動3個現代服務業擴量提質。今日之增城,正以“12613”這串現代化產業體系躍遷密碼,打開產業向新圖強的大門,朝著全國先進制造業核心承載區邁出堅實步伐,奮力推動其產“增”,其業“成”。

編輯:鄭少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