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韶關4月19日消息(記者 夏燕 官文清 黃璐璐 王倩)“大王叫我來巡山,我把各處轉一轉……”在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這么一群護林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巡山”。
與《西游記》中頗具喜劇色彩的“大王叫我來巡山”不同,南嶺護林員承擔著南嶺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保護重任。
霧罩南嶺的山脈。(央廣網發 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
作為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南嶺自然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98%以上,保存著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和原生植被垂直帶,也是世界同緯度唯一一片“綠洲”。
這片珍貴的土地,也吸引了很多愛護它的人。在南嶺的護林員中,大部分都是“林三代”。
對他們來說,“巡山”不僅是在延續父輩的愿景,更是在守護祖國的綠水青山。
最大的“敵人”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南嶺,護林員周水金一天的“巡山”工作就開始了。身著迷彩服、帶上工具、穿過樹林、蹚過小溪,和同事嫻熟地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對于護林員來說,最大的敵人就是火。”周水金表示,他們巡查的范圍有45萬畝,所到之處皆是茂密的樹林,一點小火苗都不能放過,否則將對整個山林造成威脅。
護林員“巡山”途中。(央廣網記者 夏燕 攝)
一般巡山時,他們會帶上一些比較簡單的裝備,如毛巾、鐵鏟、鐮刀、望遠鏡和水壺等。一旦發現火點,他們還要帶上風機、背負式水泵、水袋、油等撲火設備,重達30多斤。
然而,準確找到火點并不容易。
據周水金回憶,有一次衛星拍到一個火點,但車輛進不去樹林里,使用無人機拍攝也沒找到冒煙的地方,“我們只能步行,一路在樹林中穿行尋找,結果一天下來,我的微信步數顯示走了8萬多步。”
辦公室內放置了各種各樣的撲火工具。(央廣網記者 夏燕 攝)
除了巡查保護區內的火點,周邊的火點也不容忽視。2018年在南嶺附近鎮上發生的森林火災,令護林員楊展翔至今記憶猶新。“當時快過年了,我們守了三個白天、兩個晚上,最后才把火完全撲滅。”
沒有節假日,也成了工作的常態。據周水金介紹,10月1日至次年的4月30日,是森林防火特別防護期,需要24小時備勤。
“半個野生動物保護員”
自2009年加入乳陽林業局護林防火大隊,周水金至今已工作了12年。
這片山林,他來來回回走了無數遍,但山路漫漫、巡查點甚多,也讓每一次的“巡山”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除了工作時間長,“巡山”途中還會遇到各種危險,如雨后山體滑坡、遇到毒蛇和棕熊等。
然而,在他看來,相比杜絕亂砍濫伐、非法捕獵,這些困難都算不得什么。“巡山最重要的,就是今天來看了這棵樹,明天這棵樹還在。”
事實上,護林員還是“半個野生動物保護員”。
在保護區采訪時,有兩只猴子出現在橋上,周水金告訴記者,它們就是救回來的,“當時被夾子夾到,帶回來養過一段時間后,就變得與人親近了。”
在野外救下的猴子。(央廣網記者 夏燕 攝)
此外,護林員還會協助科研團隊,放置野外紅外線相機,監測動物活動的區域和種類。
“我們這里比較出名的蛇類叫莽山烙鐵頭(莽山原予頭蝮),這附近比較多,如果發現了,我們也會及時報告給上面的科考隊員,讓他們來登記調查。”
莽山原予頭蝮(央廣網發 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
一片林、三代人
1957年,為了支持廣東林業事業的發展,一個年輕的小伙子響應號召,從湖南來到了南嶺自然保護區,成為了乳陽的第一批林業人。
他就是周水金的爺爺。
據周水金回憶,當時條件十分艱苦,住的都是木板釘的房子,“老虎經常在房子周圍轉,但爺爺還是毅然決然留了下來。”
子承父業,周水金的爸爸也留在了南嶺,成為一名木材的運輸工。
兒時的周水金和家人坐在爸爸的拖拉機上合影。(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小時候一放暑假,我爸爸就會帶著我坐在他的副駕位上,開著拖拉機在林場到處走。”在周水金的童年記憶里,南嶺四季分明,充滿了樂趣,“春天遍地是野花,夏天能在河里游泳,秋天有野果吃,冬天可以爬山看雪景。”
在南嶺度過的美好童年,深深烙印在周水金的心中,這也是他成為護林員的重要原因。“喜歡這片從小長大的森林,所以退伍回來后選擇了當護林員。”
與周水金一樣,楊展翔2007年從部隊退伍后,也成為了一名護林員。“爺爺那輩就在這里工作,我覺得是一種傳承。”
19歲的周水金(中)入伍前與父母聚餐留影。(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一片林,三代人,從伐木工到運輸工再到護林員,隨著時代的變化,他們肩負著不同的責任,但初心不變。
正如周水金所說,“都是在支持國家的建設,現在國家需要綠水青山,我們就守護這片綠水青山。”
守護山林的變與不變
對于像周水金和楊展翔這樣的“林三代”來說,三十多年來,南嶺像一位“自然母親”,見證著他們出生、成長、工作、結婚、生子;而他們也身處其中,親身感受了南嶺護林工作的變化。
周圍居民護林意識的提高,是令周水金感觸最深的。
“這么多年來,最大的改變就是從10個人的巡護,變成了全民的巡護。”他表示,“現在只要發現有人來偷獵、盜獵、偷砍、偷伐,村民都會及時報給我們。”
保護區內鷺鳥齊飛。(央廣網發 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
在楊展翔看來,科學化的管理也是個大變化。“現在科技發達了,工具先進了很多,可以很大程度保證我們在野外的安全。”
據他介紹,未來保護區將采取網格化管理,在森林防火方面加大投入,“比如說我們現在在野外建了十幾個野外監控攝像頭,下一步有可能要再投入資金,把它做成自動預警系統,提升火災預警系統。”
同時,保護區的無人機系統會更加普及。楊展翔表示,“每個護林點都會配上無人機,還要加上機巢系統,讓他自動來回,讓資源管護更加科學、更加先進、更加有效率。”
對于南嶺未來的守護工作,周水金還有一些擔憂,“現在我們林場職工平均年齡都53歲了,如果再沒有新鮮的血液進來,這份工作是很難堅守的。”
對此,作為保護區唯一一名“90后”護林員,“林三代”藍偉平顯得比較淡定,“現在也在持續招人,肯定會有新鮮血液進來的。南嶺像是一個家,在這里工作覺得幸福的。”
“林三代”們在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合影。(央廣網記者 夏燕 攝)
拿上工具、走進南嶺,新一天的“巡山”工作又開始了,對這里的一草一樹,“林三代”們都無比熟悉。
正如周水金所說,“這些樹都是前輩們種下的,他們努力種下的樹,我們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