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在自習課上如果說話聲太大,一款高分貝提醒器將作出“警示”;教室內的溫度如果過高或過低,智能化空調將匹配調節……這些“神器”都出自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學生之手,這里的高中生們善于對生活進行觀察和思考,喜歡做小發明、小創造,并用動手實踐將創意轉化為實物。而這與學校重視科技創新以及開發多層次、系統的科技創新課程、活動密切相關。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科技節日前落下帷幕,該校也首次對外系統介紹其科技創新實踐教育情況。
記者了解到,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的高一、高二學生,不但要必修3D打印等科技創新相關課程,還有“無人機”“VR虛擬現實”“機器人”等前沿科技體驗課程可以選修。這種情況在深圳的高中學校中為數不多。對此,該校高中部主任程學軍表示,在高中探索破解“錢學森之問”更有現實意義。
高中生課堂“玩轉”無人機
幾塊金屬板、四個電機及螺旋槳、一塊單片機與一些零碎的部件,在學生們的手中不一會就組裝成了一臺無人機……這是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的學生們上“無人機”校本課程的一個場景,本學期,學生們在掌握航拍器操作、競速無人機組裝和基本操作基礎上,還在繼續學習飛行模式調試與編程,操控完成穿越無人機的花式翻滾、穿越障礙、自由模式下的無限制飛行等。
據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創客教育教師劉焱鋒介紹,去年該校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實踐課程,將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進行整合,構建以創客、無人機、3D打印、機器人、生物工程五大課程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實踐課程體系,著力培養蘊含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的高中畢業生。目前該校科技創新實踐課程分為基礎課程、實操課程、創新課程三類,同時,分普及課、進階課、體驗課三個層次實施。
《3D打印》、《結構設計》、《Arduino項目制作與程序設計》等常規課從去年9月開始,在該校高一、高二年級普及開展,成為學生每周的必修課,“目前將這些課程開進高中必修課的學校還比較少”劉焱鋒說。對科技創新特別感興趣或有特長的學生可以自主報名學校各式創客社團進入“進階課”學習;還可選修校本課,學習“無人機”“VR虛擬現實”“機器人”等體驗課程。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校高中部學生社團有四五十個,而其中的1/3都屬于科技創新類,學生對科技創新的熱情和興趣可見一斑。為了讓學生掌握科技前沿動態,學校還引入柴火空間、南方科技大學等力量,通過共同建設實驗室或課程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搭建學習平臺。
在一系列的“組合拳”下,該校高中部科技創新實踐教育也取得諸多成果,如該校高中部學子2016年獲得深圳市“柴火杯創客馬拉松比賽”特等獎;在2016年深圳市第二屆學生創客節上,該校學生在機器人、App Inventor、無人機三項活動中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在2016年全國App Inventor創意設計大賽獲得三等獎等。
高中科技創新教育是給學生創新思維一個“小火種”
高中生“玩科技”會不會“不務正業”,影響高考?對于外界的擔心,劉焱鋒坦陳“不會”,他舉例稱,該校一位學生找到科技發明的興趣點后思維眼界被打開,學習成績也隨之提大幅提高。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教務處副主任鮑方遒認為,通過接觸、學習科技創新實踐課程,學生的潛能、興趣被激發,也能培養善于思考、創新、動手解決問題等能力,這會使學生終身受益。他還補充稱,目前南科大等高校有意在該校高中部開設大學先修課程,對于選報該校高中部科技創新實踐校本課程的學生,南科大在招生方面也有可能給予一定的優先考慮。
“探索破解‘錢學森’之問,在高中階段更有其現實意義。”程學軍表示,培養創新拔尖人才,科學、藝術、人文教育都很重要。在他看來,科學“求真”,給人以理性、藝術“求美”,給人以感性;人文“求善”,培養德性。這三大教育也是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的教育特色。
程學軍告訴記者,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開設了諸多校本課程、社團活動課程,這不但沒有影響高考成績,近些年該校高中部高考成績、重本率反而在不斷提升。“這也讓我們嘗到甜頭,就是一定要抓好校本、活動課程,這些看起來‘非高考’的課程。”程學軍表示,一些人認為做題、沖高考就是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其實不然,正是那些所謂的“無用功”,從多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創新邏輯思維等能力,那些遠離高考的“非高考”課程,讓學生更接近優質的高等院校。
記者了解到,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還邀請一些院士、科技大咖走進學校開展前沿科技類講座。“一些專家會問講最前沿的東西中學生能否聽得懂,但我覺得只要臺下有一位學生聽懂了,這個課程就是有價值的。”程學軍說,高中科技創新教育就是給學生創新思維、意識一個小小的火種,使其在未來有“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