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網絡司法拍賣源于該院審理的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2013年5月,陸某、珠海市某投資有限公司與珠海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房產按揭擔保貸款合同》,約定由銀行向陸某和投資公司提供房產按揭貸款,陸某則將位于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的房產抵押給銀行。正常還款兩年多后,陸某從2016年開始斷供。多次催促后銀行將陸某和投資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與陸某解除合同,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并要求對處置陸某抵押房產所得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法院經審理支持了銀行的訴訟請求。
判決生效后,由于陸某未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銀行向法院申請拍賣抵押的房產。法院經依法委托相關機構對此房產進行評估,評估價為610500元。拍賣前,法院在“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上通過《拍賣公告》、《拍賣須知》、標的物介紹、評估報告以及房產圖片等資料對拍賣房產進行了全面展示。2017年1月,第一次拍賣結束,因競價期間無人出價,房產最終流拍。2月16日,第二次拍賣共吸引了1萬多人圍觀,18人報名,經過69次競價,最終以716400元成交。
據悉,與傳統現場舉牌競拍方式相比,零傭金的網絡拍賣模式不僅擴大了競拍范圍,提升了競拍者的參與度,競拍人足不出戶,即可完成交易,更充分體現了公開、公平、高效的原則,有利于案件執行率的提高。斗門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拍賣為起點,不斷擴大網絡拍賣覆蓋面,實現網絡拍賣常態化,努力解決執行資產變現難問題。
根據相關規定,凡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均可參加競拍。整個司法拍賣流程包括報名交納保證金、出價競拍、支付拍賣成交款三個環節。有意向的競拍者可以通過電話咨詢標的物情況,還可申請實地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