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南三排鎮南崗村的鄉村振興征程中,廣州市派駐連南三排鎮工作隊隊員兼南崗村駐村第一書記陸景始終活躍在一線,帶領村民在希望的田野上奮力耕耘,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

陸景在田間耕種馬鈴薯

創新實干 激活產業動能

面對三排鎮獨特的地理環境,陸景大膽創新,先行先試。針對冬季土地閑置問題,他通過“三步走”工作法帶領村民率先種植高山有機馬鈴薯。在他的推動下,冬種馬鈴薯實現優質優價,3萬余斤產品以最高7元/斤的價格在不到半個月內迅速售罄,實現了村集體和村民的雙增收。

陸景通過直播銷售馬鈴薯

為拓寬產業發展道路,他多次帶領南崗村干部赴廣州、廣西、湖南等地調研學習,成功引進清遠小飛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促成南崗村與其簽訂500畝南瓜種植產業合同,通過創新“村集體+企業+農戶”聯農帶農模式,預計可為村民增加110多萬元收入,帶動就業增收。

陸景帶領南崗村干部到廣州學習

面對廣州環投集團援建的15畝南崗村優質果蔬園基地因極端天氣受損的突發情況,他連夜驅車500余里趕回村里,與村干部一起連續奮戰完成重建工作,確保項目如期推進。同時,因地制宜鼓勵村民發展甜玉米、花生、紅薯等特色種植,構建多元化增收渠道,全面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教育幫扶 培育振興人才

陸景堅持“教育興則鄉村興”的發展理念,多措并舉推進鄉村人才振興。他接棒組織“清遠班”,幫助108名瑤鄉學子進入廣州市屬公辦技師學院學習,掌握一技之長,為鄉村發展儲備了一批高素質技能人才。

同時,著力打造“技能小院”,精準對接當地產業發展需求,開展電商、家政等各類實用技能培訓28場次,覆蓋群眾600余人次,并建立針對當地人才需求開展送技上門服務,確保技術培訓落地見效。

清遠班”開班儀式

文化賦能 增添發展活力

陸景創新打造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新模式。他立足南崗村千年瑤寨獨特的民族文化底蘊與豐富的非遺資源,謀劃了“3+8+5”非遺傳承工程和連南瑤族“九州宴”民族文化品牌項目。

三排鎮瑤家大院舉辦“瑤鄉鼎味·連南瑤族”九州宴菜品發布會現場

在具體實施中,他重點圍繞連南瑤族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合5家傳統手工作坊資源,打造沉浸式非遺研學體驗體系,走出了一條“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互促共進”的特色振興之路。

多元舉措 助力產業騰飛

陸景創新思路、多管齊下,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消費幫扶方面,他通過“以購代捐”幫扶模式,組織后方單位開展農特產品認購活動,累計銷售額突破57萬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實現近10倍增長,有效打通了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

駐三排鎮工作隊組織召開連南各鎮農產品推廣宣傳交流會

在宣傳引導方面,他堅持“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先進事跡,樹立了一批典型個人,為鄉村振興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如今,在他的示范帶領下,三排鎮南崗村正向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大步邁進,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譚思琪)

編輯:徐鋇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