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灝 王鵬強 通訊員 元博勛
4月29日凌晨,福建省福州南站動車聯絡線籠罩在濃霧與細雨中。工人黃師傅打著手電筒,沿著鐵軌旁的檢修通道緩步前行。當他走到甬廣線603公里127米網外工務巡防崗亭時,手電光束掃過一片空蕩蕩的基座——本該整齊碼放的76件鐵路防拋網配件,只剩幾枚銹跡斑斑的固定螺栓。隨后,黃師傅立即向福州鐵路公安處福州南站派出所報案。接警后,福州鐵路公安處迅速啟動快偵快破機制,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一場迷霧尋蹤之行開啟。
專案組民警到達現場后立即開展勘查,但因連續多日持續強降雨,現場僅存的線索已被雨水沖刷得十分模糊。由于現場附近沒有公共視頻,辦案民警分組將搜尋范圍擴大至案發現場周邊5公里范圍內。
經過16個小時調查,夜色中一輛模糊的三輪摩托車進入了警方視線。三輪摩托車上2名可疑男子鬼鬼祟祟,于4月13日凌晨時分在案發現場逗留了2個小時后才離開。
這一發現讓民警喜憂參半。喜的是發現了追查的線索,憂的是由于夜間光線不足,三輪車輪廓模糊,犯罪嫌疑人衣著細節難以辨識,車斗蓋著篷布也難以分辨三輪摩托車是否載有鐵路防拋網配件,案件偵辦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有了線索,就不能輕易放過。福州鐵路公安處偵查民警迎難而上,以案發現場為中心,輻射在沿途20余個路口收集線索,從工地周邊的小路到城鄉接合部的岔路,反復分析核查,最終鎖定嫌疑三輪摩托車的行駛路線。然而,三輪摩托車的線索隨后又斷了。夜色中,猶如一團雨夜中的魅影,無跡可尋。
犯罪嫌疑人并沒有把偷走的鐵路設施配件運回家,而是直接在途中銷贓了?專案組民警大膽假設,并對沿途的廢品收購點逐一排查。
果不其然,辦案民警在沿途一家廢品收購站,發現在配件失竊的4月13日凌晨,一輛特征相符的三輪摩托車,曾載著鐵質護欄網進入過這家廢品收購站,非常可疑。
經詢問廢品收購站負責人,民警得知有2名陌生男子曾以“低價處理工程余料”為由,出售大量的鐵路配件,且出售時間與被盜物品的時間線高度吻合。
隨著證據鏈的不斷完善,專案組民警精準鎖定程某、李某2名犯罪嫌疑人的藏匿地點。4月30日,抓捕組悄然布控,當犯罪嫌疑人程某推著電動車準備出門時,附近蹲守的民警迅速上前將其控制,此時距離接警還不到24小時。5月9日,另一抓捕組民警通過乘車信息鎖定正試圖乘火車潛逃的李某,并在福州火車站將其抓獲。
經訊問,程某、李某承認了結伙盜竊鐵路設施配件,并將贓物運往廢品收購站銷贓的犯罪事實。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在進一步辦理中。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