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購買瓶裝水或桶裝水。礦泉水、天然水、蒸餾水……市場上的各類飲用水名目眾多,讓人挑花了眼,這些不同名稱的水有什么區別呢?
市場上的瓶裝水和桶裝水都屬于包裝飲用水,目前常見的包裝飲用水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純凈水、天然水或天然泉水以及礦泉水。
純凈水:
飲用純凈水是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采用蒸餾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當的水凈化工藝加工制成的。市面上的蒸餾水也屬于純凈水。
純凈水在處理過程中去除了水中的細菌、病毒、重金屬元素和有機物等有害成分,硬度較低,口感較好,可以直接飲用,燒水時也不會形成水垢。但在處理過程中,也去除了鉀、鈣、鋅等對人類有益的礦物質。
天然水/天然泉水:
飲用天然水和飲用天然泉水都是以未經過公共供水系統的自然來源的水為水源制成的,不同之處在于天然水的水源可以來自水井、山泉、水庫、湖泊或高山冰山等,而天然泉水只能來自地下泉水。
這兩類水只需要最小限度的處理(如過濾、臭氧或者等同的處理),即去除了水中的雜質和有害物質,又保留了水中原有的對人類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同水源地的天然水/天然泉水其礦質元素構成和比例不同,口感和水質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礦泉水:
我們日常所說的礦泉水,主要是指的飲用天然礦泉水。飲用天然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鉆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區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指標在天然周期波動范圍內相對穩定。
礦泉水本質上屬于天然水,但天然水不一定是礦泉水。礦泉水必須是深層地下水,其含有的礦物質或二氧化碳等成分必須達到國家標準中界限指標里的一項或一項以上。一般來說,礦泉水水質穩定、微生物含量很少,并且含有一定量的人體所需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鋅、硒、鍶等。
也就是說,辨別各種包裝飲用水,關鍵看其水源和執行標準。
從水源來看,純凈水的水源來自公共供水或非公共供水,天然水、天然泉水和礦泉水的水源則來自非公共供水。
從標準來看,純凈水、天然水和天然泉水執行的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標準,天然礦泉水執行的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2018)標準。
不同的包裝飲用水因含有的成分不同,其水質、口感都有所不同。
那我們日常飲水,應該選擇哪種水呢?
以健康的角度來說,水中天然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是寶貴的營養和健康資源,因此水并非越“純凈”越好,應盡量保留對人體有益的天然元素,并去除有害成分。
科學研究顯示,水中適量的鈣、鎂對于心血管健康具有保護作用。盡管水所提供的鎂只占到人體需要量的2%-4%,但對于那些輕度缺鎂的人,如因為高血壓、心臟病等服用利尿藥物而導致鎂過度排泄的人來說,通過飲水來補充鎂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與食物中的鎂相比,水中溶解性離子狀態的鎂更易被人體吸收。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長期飲用不含礦物質的水可以直接或間接導致機體對有益礦物質的低吸收甚至零吸收。
因此純凈水不宜作為單一的日常飲水長期飲用,可以偶爾喝或者和其他類型的飲用水交替飲用。
雖然純凈水不宜長期飲用,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泡茶時,其不含“雜質”的特征就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常言道“水為茶之母”,好茶需要適宜的水沖泡才能相得益彰。科學研究表明,水中礦物質含量、pH、電導率等是影響茶品質的主要因素。較高的pH值會使茶水顏色變深;礦物質容易與茶葉中的某些滋味物質發生反應,從而影響茶的顏色和味道。純凈水的pH較低、礦物質含量最少,用來泡茶時湯色明亮、香味純正,最能體現出各種茶的本味。
那么礦物質含量越高,就對人體健康越有益嗎?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可能對某些慢性疾病,如消化道疾病等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礦物質含量過高的水并非人人皆宜,某些情況下“過猶不及”,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 如有研究認為,嬰幼兒腎臟發育不成熟,如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會加重腎臟負擔;
★ 兒童和腎功能衰弱人群(如腎透析患者、高齡老人等)應避免長期單一飲用含鍶過高的水,因為在低鈣攝入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這類人群骨骼健康的風險。
其實除了包裝飲用水,普通人最健康經濟的日常飲用水就是煮沸的自來水,也就是白開水。自來水是目前國內最普遍的飲用水,它取自地表或地下的天然水源,經過一系列處理工藝凈化消毒后輸送到千家萬戶。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