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金礦業取得福建省自然資源評審中心出具的“紫金山礦區東北礦段銅礦勘探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意見書。該銅礦系我省近20年來探獲的最大斑巖型銅鉬礦,累計探獲銅鉬礦石量3.4億噸、銅金屬資源量133萬噸、鉬金屬資源量9萬噸。
紫金山礦區探礦權內,以紫金山金銅礦為中心,劃分為東北礦段與西南礦段。其中,東北礦段銅礦由羅卜嶺、浸銅湖、五子騎龍等礦床構成,經過多輪多階段勘探,尤其自2021年底紫金礦業開展紫金山新一輪找礦以來,取得了新成果。
基于歷史資料的系統整理與二次開發,紫金山新一輪找礦團隊創新開展短波紅外光譜定量找礦、高精度磁測、深穿透地球化學等勘查技術方法,并通過鉆探驗證取得了新進展,進而通過了本次評審備案。東北礦段銅礦由此躋身福建最大的斑巖型銅鉬礦資源基地,為紫金山金銅礦的資源接替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羅卜嶺地區及周邊礦床點的綜合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
此外,西南礦段也初步定位了熱液礦化中心,目前正在探索、驗證之中。
東北礦段銅礦勘探報告于去年12月26日在福建省自然資源評審中心評審通過,是省內首例使用地質統計學法編制的勘查技術報告,為全省后續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提供了新范例。
2021年,國家啟動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紫金礦業快速融入國家部署,持續加大國內資源投資布局,以經濟地質理論和國際先進的勘探技術實力為支撐,實現了找礦重大突破。2024年,公司旗下西藏巨龍銅礦、黑龍江銅山銅礦合計新增備案銅金屬資源量1837.7萬噸,貢獻了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行動銅資源的主要增量。(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賴曉丹)
編輯:羅曉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