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圓滿完成三年援藏任務。

三年來,福州援藏干部人才視八宿為第二故鄉,緊握援藏“接力棒”,發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在雪域高原書寫了對口支援的嶄新篇章。

一座座用援藏資金建設的現代化設施拔地而起,一項項凝聚榕城深情的民生工程落地生根,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扎根邊疆傾情奉獻……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順應民意、保障民生、凝聚民心,八宿縣各族群眾真切感受到對口支援帶來的實惠,生產生活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光伏發電項目(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供圖)

關鍵詞一:造血

產業振興激活發展內生動力

產業為基,民生為本。行走在八宿大地,援藏印記清晰可見。立足八宿資源稟賦,福州援藏隊以擴大就業為導向,集中力量打造八宿特色優勢產業。

八宿海螺水泥項目是福州援藏“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典范。作為持續接力服務的重點項目,海螺水泥項目自投產以來繳納稅收2.09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32.37億元。本地員工用工率近50%,直接解決就業450余人,輻射帶動就業2000余人,人均收入超13萬元。目前,投資15億元的二期項目正在推進落地,并配套發展光伏制氫等清潔能源,打造綠色產業園區。

在八宿縣吉達鄉,曾經的青稞地如今綻放出紫色的花海——這是福州援藏隊經過反復試種與篩選培育成功的20畝10萬株高原薰衣草“榕宿莊園”。當地農牧民參與種植管理,收入大幅提升。“過去種青稞,每畝收入約1500元。現在種薰衣草,一產賣花、二產煉精油、三產搞旅游,每畝產值有望突破1.5萬元,是原來種植青稞收入的10倍。”項目負責人介紹。這不僅是高原農業的突破,還成為了八宿旅游的一個亮眼景觀,成為農文旅融合、帶動增收的新引擎。這一特色產業項目創新采用援藏資金加企業配套方式,打造農文旅融合新模式,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高寒地區成功培育出法國普羅旺斯狹葉薰衣草,系列產品已申請5項專利及各項生產證件,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借鑒。同時,該項目通過挖掘農文旅融合的獨特基因,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具有市場穿透力的農文旅IP,陸續推動八宿文旅資源獲得“世界海拔最高的薰衣草種植基地”“世界海拔最高的跨江盤山公路”雙世界紀錄認證(WRCA)。

清潔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供成功推動大唐公司100MW風電項目并網發電;完成多個大型光伏、風光項目用地預審;建成分布式儲能項目;開工建設“光伏農業大棚”示范項目探索“農光互補+旅游”模式;助力海螺水泥成功申報自治區綠色工廠,推動其光伏制氫項目獲批,引領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眾多項目直指民生關切,一系列暖心之舉顯著改善了受援地群眾的生活條件,繪就了雪域幸福底色。在高海拔鄉村,吃水難曾是困擾群眾的揪心事。福州援藏隊投入1000多萬元實施高海拔地區供水提質增效工程,涉及17個工程點,解決了3000多名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同時,累計投入1.203億元實施6個鄉村振興項目,新建改造道路、改造外立面、建設供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系統、新建農戶衛生間,惠及6個村莊548戶2979人,項目建設期間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

關鍵詞二:扎根

醫教共建留下“帶不走的力量”

“來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這是福州援藏醫療和教育人才時刻思考的問題。他們的答案是:“留下帶不走的隊伍和技術。”

福州市援藏醫療隊由多家三甲醫院骨干組成,三年間派出21名專家。他們通過“師帶徒”,培訓當地醫務人員178人次,開展手術206臺,組織義診23次,惠及3500余人次。團隊填補了八宿縣多項技術空白:完成首例腔鏡輔助下宮外孕微創手術、首例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新增14例膝關節置換手術。聯合福州東南眼科醫院為30名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讓優質醫療資源直達高原鄉村。醫療衛生服務品質不斷提升,“援藏醫生‘呀咕嘟’(藏語意為非常好)。”成為當地群眾的由衷贊嘆。

小茉莉花幼兒園(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供圖)

教育援藏同樣碩果累累。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持續推進中小學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援藏教師與本地教師結成“師帶徒”6對,推行“一課雙師”模式,組織新課標培訓覆蓋教師80人次;搭建“云端教研平臺”共享優質資源;開展“高原雛鷹計劃”,組建“格桑花童聲合唱團”、鼓號隊,舉辦藏漢歌曲大合唱、講紅色故事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促進民族團結。教育提質增效顯著,福州對口支援的八宿縣小茉莉花幼兒園還榮獲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雙項殊榮。

關鍵詞三:連心

文化交融共筑民族團結橋梁

文化潤藏是援藏工作的重要內涵,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創新打造“唐卡漆畫”文化援藏品牌。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融合福州傳統漆畫技藝與西藏唐卡藝術,通過兩地優秀傳統文化交流互鑒,讓古老技藝煥發了新生,帶動當地農牧民掌握技能增收致富。持續舉辦的八宿冰川文化旅游藝術節(昌都市唯一保留的縣級藝術節),成為文旅推介和群眾歡聚的盛會,兩年累計吸引參與超10萬人次,媒體傳播閱讀量達600萬。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還支持然傳統服飾發展,建設展示基地,舉辦大賽推廣品牌,帶動20多人就業。

深化交往交流交融。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創建“有福之州·藍色八宿”閩藏青年交流活動周等品牌,累計派出9個代表團219人次赴榕交流,促成17個基層結對;開展“漢藏師生結對研學”等活動,讓民族團結的種子深植青少年心中;組織八宿縣藝術團赴榕演出,藝術團三年演出200場次,村文藝隊演出330場次,成為“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文化使者。

豐富縣“景區規范化管理運營”援藏組團內容。串珠成鏈,做好全域旅游市場化改革及旅游景區規范化運營管理,整合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旅游發展轉型升級。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助推來古冰川申報國家3A和然烏湖景區申報國家4A景區,提升了八宿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助力文旅行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八宿獲昌都市“旅游發展先進縣”稱號。2024年,八宿接待人次143.4萬,實現綜合收入2.86億元;文旅促農牧民轉移就業人數2820人,實現增收4170.15萬元。

關鍵詞四:淬煉

嚴管厚愛鍛造過硬援藏“鐵軍”

福州援藏隊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強化理論武裝和紀律規矩意識。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完善組織管理,成立臨時黨支部,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強調“現金交易、貴重禮品、生活作風、保密紀律‘四個不能碰’”;加強宣傳引導,講好福州援藏故事;精心組織福州援藏30周年系列活動,推出網絡專題、系列報道等,以豐富的形式,深化了榕八兩地情感聯結。

福州援藏公寓(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

同心掬得滿庭芳。站在新的起點上,福州市援藏工作隊與八宿縣各族干部群眾攜手并肩,將繼續弘揚援藏精神,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讓格桑茉莉異彩輝映,共吐芬芳,為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福州力量。(顏學輝)

編輯:龔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