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田醫回田”縣醫回鄉

陳興泳回大田坐診(受訪者供圖)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緊缺、服務能力有限,導致老百姓遇到疑難雜癥時只好往大城市跑,費時又費力。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大田縣于2021年12月啟動實施“田醫回田”工程,積極協調大田籍醫療專家定期回大田縣總醫院坐診。該縣還開展“縣醫回鄉”工作,利用圩日讓優秀醫生到鄉鎮義診,積極探索基層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新機制。

在縣里看省級名醫

23日上午7時50分,來自大田縣廣平鎮的吳秀華(化名)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大田縣總醫院二樓名醫工作室門口,等待“田醫”、省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興泳的到來。

吳秀華今年63歲,患有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這是一種罕見病。20多年來,她的右手臂時不時出現痙攣性疼痛!爸暗挠盟幮Ч焕硐耄@一兩年發病的次數多了,疼痛也重了。”吳秀華告訴記者,自己的身心正飽受煎熬。

陳興泳全面了解了吳秀華的病情后,為她制定了免疫抑制劑的用藥方案。他叮囑說:“這個病尚不能治愈,但大部分患者遵醫囑堅持長期、規范用藥可以正常工作、生活。”這話讓吳秀華對未來有了更多信心:“我一定會好好吃藥,我相信會慢慢好起來的。”

吳秀華的就診經歷,是上萬名大田患者在家鄉享受省級醫療專家服務的一個縮影。2021年12月4日,“田醫回田名醫工作室”由在榕工作的大田籍醫生鄭賢應、劉建治、陳興泳等人發起成立。工作室每周末安排2至4名醫生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到大田縣總醫院輪流坐診。

據大田縣總醫院醫務部主任黃起基介紹,該工作室已成功吸引37位名醫到該院開展診療和幫扶工作,帶動縣域醫療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累計為群眾節約醫療費用約1000萬元,節約醫保基金約500萬元。

補齊學科建設短板

近日,在大田縣總醫院手術室,省腫瘤醫院胃腸腫瘤外科主任醫師臧衛東開展了一場手術直播教學,縣鄉醫務工作者在線觀摩學習先進醫學技術。

“手術直播演示讓醫務工作者們獲得更直觀的學習與交流機會,進一步拓展了普通外科醫生在胃腸腫瘤手術方面的見識!贝筇锟h總醫院副院長鄭新平說,此次手術直播也面向胃腸腫瘤的患者開放,讓他們了解縣總醫院規范的手術過程及相應實力,增強治療信心。

醫務工作者在縣里獲得學習機會,得益于名醫工作室的設立。自2021年起,大田縣以“田醫回田”為紐帶,與省級三甲醫院建立技術合作平臺,設立9個名醫工作室,通過開展臨床診療、醫療講座、護理培訓、學術交流,多方位扶持縣內醫學的學科發展。此外,省級專家還以“師帶徒”的形式進行醫療技術傳幫帶,明確了“師帶徒”關系33對,建立“一名師一團隊”全程跟學機制,助力業務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培育。

大田縣總醫院黨委書記吳紅女介紹說,該院在省級專家的強勁助力下,填補了全縣醫療技術空白60余項,其中有10余項達到市級先進水平,群眾滿意度由此前的全省第121名提升到第16名,達到全市第2名。

扎牢健康服務網底

“原本以為要跑一趟縣城,沒想到,今天章醫生就在分院幫我做了手術,太方便了!”大田縣屏山鄉村民章金福(化名)開心地向周圍的村民分享好消息。

章金福嘴里的章醫生,就是本地鄉親、大田縣總醫院普通外科主治醫師章志城。近一段時間,章志城定期和同事回屏山鄉衛生院開展義診活動,為村民提供問診、測量血壓、超聲檢查等健康服務。

“給章金福做手術,可謂雙贏。”章志城介紹說,在衛生院開展頭頂部皮脂囊腫切除術,既方便了老鄉,又讓跟診的年輕醫師現場觀摩手術,學習操作技巧,為今后獨立診療打下堅實基礎。

2023年以來,大田啟動“縣醫回鄉”工程,選定189名醫療人才組建“回鄉醫療隊”,每月至少安排兩批次醫生在圩日回原籍鄉鎮義診。目前,已開展“縣醫回鄉”239次,下派醫務人員371人次,診治1808人次,舉辦講座77次,查房帶教231次,病案檢查指導247份。

“為解決農村醫療資源短缺問題,把多數常見病、多發病患者留在基層,我們建立了縣總醫院與鄉鎮衛生院醫生‘一對一’醫療幫帶機制,結成92對幫帶對子,不斷提高衛生院醫療服務水平,扎牢健康服務網底。”吳紅女表示。(記者 張靜雯)

編輯:李姍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