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因蘊含人類情感及其獨創性,被視為人工智能時代中人類的最后一塊領地。而在運用“GAN”算法繪制的畫作拍出300萬高價之后,關于人工智能與藝術關系的探討越發激烈。如果繪畫、詩歌、音樂、舞蹈不再出自人類情感,而是來源于機器的隨機“創作”,你還能接受這樣的藝術嗎?

  人工智能時代,科技將把藝術帶向何方

  日前,由中國文化報社理論部主辦的第31期“藝海問道”文化論壇在京舉行,來自文化藝術界、科技界以及“互聯網+藝術”平臺的多位專家學者就“AI時代的藝術邊界”進行了探討。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致辭表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學技術具有超強的圖像與形象的制作能力、經過圖像學習、儲存和分析,人工智能不僅在模仿性的圖像制作上占有優勢,也逐漸在思維性的圖像創作上體現優勢。

  隨著AI創作的文化藝術作品越來越多,包括AI“藝術家”在美術館舉辦畫展,AI“樂隊”在舞臺上表演……那么,人工智能的“創作”是否能稱之為藝術呢?

  “我們目前不用擔心人工智能的圖像作品擁有個性的風格而取代藝術家的存在,但對人工智能的運用、借助人工智能創新圖像生成語言,對于拓展藝術形式有著廣泛的意義。”在范迪安看來,“人機互動”“人機互補”“人機融合”,使人的智能與機的智能深度結合,將有助于開創圖像世界新的景象。

  據了解,2019年,中央美術學院正式將“藝術與科技”設立為央美第22個本科專業,并通過舉辦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未·未來”國際教育論壇、EAST科技藝術季等學術活動逐步形成了該領域的國際學術平臺。

  人工智能時代,科技將把藝術帶向何方

  “一個藝術家可能不再是一個圖像本身的創作者,而可能是一個生成圖像系統和算法的創作者。”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策展人費俊認為,科技對藝術與設計的實踐,可能會在創作價值、創作場域、創作方式、創作輸出等方面帶來影響,“未來,我們會越來越多的看到基于系統和算法的藝術輸出。”

  論壇上,費俊展示了他“從事藝術創作以來的第一件雕塑作品”——一個基于時間的“數據雕塑”,作品展現了三位京劇表演藝術家武戲打斗時的一個場景。“它的生成方式是因為有了數據,這不僅是一個形態上的變化,而是徹底改變雕塑創作的一種方法。換句話說,沒有這個數據就沒有這個雕塑的存在。”

  工學博士后、北航副教授韓倚云,以航天宇航技術、智能機器人、工程可靠性、詩詞與科學為研究方向,同時她還喜歡吟詩作對,是北京詩詞學會副會長。在她看來,獨創性是藝術和科學共同的生命,二者互相促進,而非相互否定,科學家的科研思路,很多都是來自于藝術家,而科學總體水平的提高,會促進藝術水平的提高。

  “藝術與人工智能的關系將不是簡單的取代關系,而是一種共生關系。藝術與科技的交叉融合正是要創建一種跨學科的交互式共生模式,并形成跨領域的產業創新成果。”范迪安道出對藝術與人工智能、藝術與科技關系的理解。

  范迪安表示,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實踐也將產生新的文化價值、美學價值、思想價值、倫理價值,而這種跨學科實踐需要新思維、新方法、新模式、新工具和新資源,需要匯聚來自藝術界、科學界、教育界和產業界的多維能量,共同推動全球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建構跨地域、跨領域的文化創新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