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剛剛收官的綜藝節目《中餐廳》第三季,以中意兩國的美食為切口,促進了文化的友好交流。實際上,隨著影視愈發成為當今社會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國際交往內容之一,影視作品所承載的文化傳播、溝通、交流的作用和使命更加凸顯出來。拓展國際化視野、加深同世界各國的合作,已然是影視創作的必然趨勢。

  一段時間以來,以《中餐廳》《世界聽我說》《漢語橋》等綜藝、《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都挺好》等劇為代表的影視作品呈現出良好的文化交流效果,其或將拍攝地點置于海外,或積極邀請海外友人參與其中,又或憑借精良的制作實現海外落地。當下,國產影視“出海”蔚然成風,且國際化特性愈發鮮明,如何用影視更好地架起中外文化交流之橋?有專家表示,從既有播出的這些影視作品身上,已經能夠尋找到可供創作者借鑒的路徑。

  走出國門,用精品力作實現對話

  此前兩季《中餐廳》分別“帶火”了泰國象島、法國科爾馬小鎮,而最新一季的拍攝地則選在了意大利西西里島的陶爾米納。據悉,《中餐廳》第三季在錄制期間得到了意大利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意大利國家電視臺和當地媒體也均對節目進行了正面的報道。由于此前兩季節目均為當地文化旅游產業帶來巨大效益,因此,意大利方面明確表示希望節目能夠延續此前極強的“帶貨”能力,助推陶爾米納乃至意大利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促進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始終是國產影視作品發展的核心命題之一。對此,《中餐廳》《花兒與少年》《花樣爺爺》等真人秀節目的經驗是——將節目場景搬出國門,即在拍攝之初就積極地與海外不同國家的文化產生深度互動。中國傳媒大學科研處副研究員鄧文卿表示:“綜藝節目的‘出海’拍攝不僅直接促進了與當地文化的交流,更能夠通過節目的明星效應和播出效果刺激文化旅游,從而帶動民間的自發交流。”

  鄧文卿說:“除了將拍攝地點放在海外,影視作品還能夠通過節目模式或者內容版權的運作等方式,讓寓于其中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以法國戛納電視節為例,中國已連續30余次參加這一活動,并舉辦超過百場推介會和交流論壇,借此實現了與世界各國影視機構和人才的對話。從2018年起,中國原創節目模式推介會“中國智造(WISDOM in CHINA)”連續兩次登陸戛納電視節,首批亮相的《國家寶藏》《朗讀者》《經典詠流傳》《聲臨其境》等9檔節目模式,以及今年亮相的《聲入人心》《上新了·故宮》《即刻電音》《超越吧英雄》等7檔節目模式均獲得了大量關注,更有不少節目模式被國外節目制作機構、版權運作機構、播出平臺看中,簽下合作協議。

  前不久播出的一批影視劇則通過版權運作等方式陸續走出國門,以高水準的視聽內容得到海外觀眾的喜愛。日本愛知大學訪問學者何天平對記者說:“《長安十二時辰》在日本形成了一股規模可觀的‘追劇熱潮’,劇中對于唐朝日常生活的還原和對唐朝文化的細膩呈現是‘圈粉’日本觀眾的關鍵所在。”他認為,優秀的國產影視作品已經具備讓世界觀眾產生共鳴的共情力,這將為中外文化之間的友好交往進一步夯實基礎。

  敞開大門,邀外國友人當主角

  影視創作不僅要積極走出去,還要善于引進來。不少影視作品主動邀請外國友人參與到內容之中,讓其在深度體驗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也能夠展現自己國家的文化,讓不同文化碰撞、交流。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胡祥表示:“邀請外國友人深入參與到國產影視節目制作過程之中,讓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主角,他們就能夠近距離感受到中國的文化氛圍并進行吸收融合,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紐帶。”

  中央電視臺打造的文化傳承節目《叮咯嚨咚嗆》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娛樂元素相結合,邀請中外嘉賓在完成挑戰任務的過程中深度領略傳統文化魅力;已經在湖南衛視播出十多年的《漢語橋》,致力于激發各國青年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從而增進世界對中國語言和中華文化理解;江蘇衛視的《世界青年說》和湖北衛視的《非正式會談》邀請各國青年圍繞某一社會焦點議題展開思維交鋒,通過對話實現不同文化的溝通。何天平表示,這些讓外國友人在國產綜藝中擔任主角的節目,完成了文化交流的換位思考,為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提供了平等對話的場域。

  不久前在湖南衛視播出的《巔峰之夜》構建起了更大的文化交流平臺,邀請了來自全球近50個國家的60余組選手開展才藝比拼,為觀眾獻上了一場場極為震撼的視聽盛宴。節目既呈現了扣人心弦的文化表演,又以選手背后感人的正能量故事觸動人心;既有世界各國文化的激蕩碰撞、交織融合,更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異彩紛呈、別具一格。在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員國際傳播系副教授黃典林看來,以《巔峰之夜》為代表的綜藝節目,帶來了文化傳播與交流升格,節目背后的國際化團隊以及臺前的國際化選手,為國產影視精品的國際化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提升層次,深化合作成為未來目標

  國產影視作品不斷將自身視野向全球進行拓展,以期助力中華文化的全球化傳播。但是,黃典林認為,國產影視作品全球影響力的形成,需要進一步提升中外影視的合作層次。他指出,目前國產影視作品“出海”大都在創作完成之后,如何在創作之初就實現跨國合作、彰顯文化內涵仍有一段路要走。

  誠然,深化影視合作不止于此。隨著近些年國內影視產業的發展,“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等中外影視合作平臺相繼出現,并在更深層次的影視合作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自2016年成立以來,“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在國際合拍方面持續發力,不斷促進成員間進行合拍項目的共同開發,在作品原創和生產制作流程方面展開全方位國際合作。通過這種合作機制,國內影視制作機構與俄羅斯、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美國、奧地利等國影視制作機構完成了《熊貓與小鼴鼠》《熊貓和奇異鳥》等動畫片、《孔子》《東方主戰場》《長征》《絲綢之路的復興》等紀錄片、《星際驚魂》等電視劇的合拍。與此同時,“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還讓成員間的信息資源和播出渠道得以共通互享,并成功進行了多次影視節目聯播活動,一批國產影視精品被譯制成幾十種語言播出,海外優秀的影視作品也得以進入中國,帶動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何天平認為,國產影視精品力作持續涌現,繁榮發展的影視領域即將邁入中外文化交流的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