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熱潮的興起,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現代人的知識焦慮,8月12日,在一年一度的南國書香節活動中,網易蝸牛讀書特別邀請了旗下領讀人、青年作家魏小河與蒲荔子,展開了一場題為《我們為什么知識焦慮》的主題沙龍,吸引了數百名觀眾滿場觀看,在南國書香節現場掀起了一陣小高潮。
網易蝸牛讀書是網易2017年全新推出的電子閱讀app,而蝸牛的“領讀人”是來自文學、歷史、經管、互聯網等多種新知領域的閱讀達人,他們通過書評、書單等領讀文章為讀者推薦好書,表達閱讀觀點。此次參加南國書香節,網易蝸牛讀書更是邀請了兩位領讀人來到現場與讀者互動,魏小河是在公眾號擁有數百萬粉絲的知名書評人,蒲荔子憑借暢銷書作品《紅x》《李傻傻三年》等被美國《時代周刊》稱為“中國最年輕的暢銷書作家之一”。兩位青年作家分析了知識焦慮的來源,并圍繞讀書這一話題,探討讀書在緩解知識焦慮中起到的作用。
知識焦慮源于“成功焦慮”,知識付費平臺制造需求
2016年以來的知識分享熱潮,掀起了一輪“知識消費升級”,眾多知識內容服務商不斷向大眾強調保持學習的重要性,其中知識分享、知識付費等形式,以多元化的知識信息包裝,提供了一種快速獲得知識的可能性,卻也加速了大眾的知識焦慮。魏小河在分享中說到,知識焦慮很大程度上源于“成功焦慮”,而知識付費app的出現正好激發了這種焦慮。蒲荔子則認為這其實是自古就有的一種焦慮,而知識熱潮人為制造了一種知識需求。“正如機場成功學大師們的場域拓展,人們渴望低成本獲得成功,所以才對知識付費有所期待,但很多人可能已經通過打游戲消解了自己的焦慮。”蒲荔子開玩笑道。
讀書增強判斷力,用“知識”武裝自己
在知識能被“販賣”、被“壓縮”的時代,我們還需要讀書嗎?魏小河與蒲荔子作為青年作家,依舊向大眾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不同于知識付費這樣的“功利性閱讀”,魏小河認為,讀書是要增強自己的判斷力,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閱讀依然是一項回歸讀書人本色的消遣,沉浸的閱讀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保證了頭腦的豐盈和精神的充實,以及對這個世界的柔軟認知。網易蝸牛讀書提供每天免費讀書一小時,也正是鼓勵讀者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內容上,為自己讀書、有效的閱讀,能夠有效緩解知識焦慮。
蒲荔子把知識的定義分解為“知”“識”和“創”三個境界,其中“知”是技術層面的硬性常識,“識”是自己對事物產生的理解和認識,而“創”不是99元就能買到的創意,而需要長期的積累和修煉,因此成功并沒有捷徑。
領讀人表達閱讀態度,”不疾而速“讀點好書
作為網易蝸牛讀書的領讀人,魏小河與蒲荔子表達了自己的領讀觀點。魏小河認為,不應強迫自己閱讀,讀自己喜歡的書才會有樂趣,而文學作品正是最能獲得樂趣的。
蒲荔子引用了王爾德的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痛苦,一種是一無所有的痛苦,一種是擁有一切的痛苦,后一種痛苦往往更難化解。”讀了太多書,有時候也是一種痛苦,因此需要正視讀書的作用,即是在閱讀中認識自己,在書中找到同類和解決孤獨。
在本屆南國書香節中,網易蝸牛讀書憑借“不疾而速,讀點好書”的閱讀理念,先后被央視中國國際電視臺的《china 24》欄目、廣東衛視的《廣東新聞聯播》所報道,正如這種理念所倡導的,魏小河與蒲荔子在講座中共同提到的一點是,關于成功、關于知識獲取,要對自己有明確的目標,有時候慢即是快,沉下心來的有效閱讀才能更好地緩解焦慮、真正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