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影視作品、合拍電影、建立播出渠道,影視出海的進階之路收獲的不僅是觀眾和口碑,更像一座橋梁,在潛移默化中加深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讓民心更相通。
今年1月,《戰斗民族養成記》在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內舉辦了一場影片推介會。這部電影從劇本創作到拍攝剪輯,都由中國華策影視集團和俄羅斯獨立廣播公司CTC傳媒共同完成。
從單向出口影視作品,到雙向文化溝通、合拍電影,華策影視集團總裁趙依芳特別高興:“影視出海在升級,希望出海的作品能讓中國觀眾和俄羅斯觀眾了解到雙方更多文化風俗,加深友誼!”
從單純出口版權到合拍作品、建立渠道
把中國的影視作品帶到海外已成華策的拿手好戲。但回頭看,出海之路最初也沒什么經驗。
20多年前,趙依芳萌生了把中國電視劇賣到國外的念頭。憑著一股闖勁,她跑到了法國戛納電視節,這也是中國民營影視公司第一次赴戛納電視節參展。
懵懂中“闖”戛納,展臺只被擺在地下二層,華策卻由此邁開了往國外銷售版權的步伐。現在,趙依芳和同事們開拓出了影視作品出口海外的多條渠道,但電視節、推介會依然是華策把電視劇推向海外的最主要方式。“我們還是喜歡在電視節上‘擺攤’,一來能一次性接觸到很多國外播放平臺,挖掘潛在客戶;再者面對面交流效率高,對我們感興趣的買家可以現場看片花、大綱,再進一步溝通合作。”華策集團國際業務負責人說。
經過努力,他們在各種影視節展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早些年我們的展位又小又偏,現在更大更明顯了。”趙依芳說。
除了依托別人的平臺,趙依芳認為也得把自己的播出渠道建起來。2013年,華策通過自主辦臺和聯合運營等方式,建立了全球華語電視劇聯播體,6年來逐漸覆蓋了新加坡、菲律賓、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出海內容也在不斷升級,不僅銷售作品,也銷售模式。越南等國不僅購買電視劇,也開始翻拍華策的劇集。與英國、俄羅斯等國合拍的作品更是打開了了解彼此的新窗口,讓中國與海外民眾更加尊重、理解甚至欣賞對方。
翻譯、剪輯都要考慮當地觀眾的口味
目前,華策已經成功將中國影視作品出口到了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華策和諸多海外合作伙伴進入了“蜜月期”,截至2018年底,他們的影視出海版圖已經覆蓋了超過2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發行內容時長達11832小時。
萬余個小時的影視作品,匯集了現代劇、古裝劇、年代劇等各種類型。古裝劇《天龍八部》演到了土耳其,《創業時代》先后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播出,《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則成為菲律賓私營媒體ABS—CBN播出的第一部中國現代劇……
出海大潮里,也不乏主旋律作品的身影。中國和印度的文化,曾在古代絲綢之路上親密碰撞,《大唐玄奘》抓住“一帶一路”的契機,講述了玄奘取經之路的故事,用細膩的電影語言將中印觀眾帶回到一千多年前。
國內作品在世界觀眾面前頻頻“刷臉”,可想要國外觀眾真正對中國影視劇感興趣、看下去,趙依芳覺得,還得把重點放在作品的制作上。影視作品要能“入鄉隨俗”,與播出當地民眾的風俗習慣和口味相融。
翻譯的好壞對影視作品影響很大。要讓他國觀眾接受中國電視劇中的文化語境,得使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和思維,而不是簡單的一字一譯。多年來華策在全球各地區建立起了諸多翻譯團隊,眾多譯制難點變成了詞庫,“輕云之蔽月,流風之回雪”“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等語句都建立了貼切的譯制標準。
剪輯也要考慮當地觀眾的觀看習慣。比如菲律賓觀眾已經非常習慣美劇和韓劇的節奏,每天播出的劇集都有一個大的轉折點,所以在菲律賓播出電視劇時,華策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剪輯,以求讓劇集節奏更緊湊。
“影視作品能潛移默化地加深不同民族之間對彼此的了解。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的‘五通’之一,我們的心愿之一就是以影視為橋,讓民心更相通。”趙依芳說。
從歷史文化和現實生活里找靈感、挖題材
勇往探路,困難也迎面而來。比如讓人頭疼的海外盜版,一旦發生,正版的海外推廣和授權會受到嚴重影響。
比如,即使當地擁有正規授權的單位不斷抗議,有的海外盜播單位仍會拿出偽造文件,謊稱已有授權;海外盜版網站更加惡劣,有的新劇播映時,華策經常每天要刪除幾百條盜版網站的播放鏈接。
此外,中國電視劇在國際影視市場上的認可度還不夠高,與較早出海的歐美劇、日劇、韓劇相比,還處在價格表的中低端。
“這幾年,我們提升了內容質量,海外發行價格也在提高。像出口給菲律賓的一部青春劇,售價已經可以和韓劇價格‘掰手腕’了。”華策集團國際業務負責人說。
趙依芳認為,中國豐富悠久的歷史是創作影視作品的巨大寶藏,從題材和劇本的源頭上把好質量關,既從歷史文化中尋找靈感,也在現實生活里挖掘優質題材,“只有這樣,我們的影視劇才能沿著‘一帶一路’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