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啟幕,秋天的申城再度被染上了斑斕的藝術色彩。在這個匯聚了中外演藝精粹的大舞臺上,中國傳統戲曲獲得了廣泛關注。
植根傳統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已經邁入了第二十個年頭。在此平臺上,談及傳統戲曲及劇目的推廣,或許你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著名昆曲藝術家張軍。
自2004年攜昆曲青春劇《一片桃花紅》首次亮相上海國際藝術節以來,經歷了十四載春秋,張軍在藝術節的舞臺上留下了諸多深刻印跡,比如用實景園林的全新方式演繹昆曲《牡丹亭》,比如通過委約作品《我,哈姆雷特》完成了西方經典的中式演繹,又比如將傳統昆曲《墻頭馬上》改編成京劇,通過跨界融合,將昆曲的藝術精神融入到京劇的唱念表演之中。
一次次突破,帶來的是一次次驚喜。
藝術節不僅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演出,更為演藝創作者打造了一個恣意揮灑熱情和奇思妙想的舞臺。不論年齡、資歷、背景,只要有好的作品,就能登上通向國際舞臺的“天梯”。
“中國是一個歷史積淀深厚、文化資源豐富、藝術傳承悠遠的國家。如何背靠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這是時代命題,也是中國藝術家必須思考、必須落實的課題!痹谥袊鴩以拕≡阂患墝а萏锴喏慰磥,“無論是經典作品的改編,還是實驗性作品的探索;無論是現實主義題材還是歷史題材,只要腳踏實地,初心不改,我們就能講好中國故事,做好中國表達,以更加豪邁的情感,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回望初心
中國傳統戲曲的再次風靡,離不開新老藝術家孜孜不倦的創新和推介。師承“武旦皇后”王芝泉的“90后”女孩黃亞男就是其中之一。
“以往說起戲曲,總讓人覺得有些遙遠。眼下,雖然已經可以在很多綜藝節目、電視節目中看到戲曲的影子,但真正了解,且愿意買票走進劇場的觀眾又有多少呢?”黃亞男說,“如何用新穎的方式,為年輕人打開傳統藝術之門,吸引他們走進來,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去年,黃亞男在上海創辦了昆劇戲曲體驗館“有戲1961”,一堂堂免費的戲曲公開課、講座、體驗課、展覽在這里輪番亮相。
“我將大門打開,盼著大家能源源不斷地走進來,在學習、玩樂、交流中愛上昆曲,愛上中國傳統戲曲。”黃亞男說,“盡管它能否被現代年輕人喜歡還有待時間檢驗,可我愿意去嘗試。這里有一尺舞臺,地方不大卻注入了來自專業戲曲演員的熱情。卸下濃妝、脫下戲服,我們希望能以輕松有趣的方式,向大家呈現戲曲本真的模樣!
與時俱進
近期,3D昆曲電影《景陽鐘》在東京國際電影節相關活動——東京·中國電影周上廣受關注。
據《景陽鐘》導演夏偉亮介紹,該影片采用了3D電影技術,旨在讓觀眾更身臨其境地體驗昆劇文化。
“把戲曲作品拍成電影,年輕觀眾更容易接受!毕膫チ琳f,“我們希望通過一些新的手段,給大家一種印象——戲曲藝術應該是很古老、很傳統的,但它也可以很年輕、很時尚!
展望未來,運用當代科技手段激發傳統文化活力將是大勢所趨。
“科技的飛速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創造著奇跡,為各個領域提供新技術!碧锴喏握f,“不論是AR、VR、全息成像,還是無人機、傳感器、3D打印機等,這些技術都開始被運用到藝術領域、戲劇領域。無可否認,只有與時俱進,我們才能穩步前行,同步于世界的藝術舞臺。”
“昆曲的傳承固然重要,跟隨時代發展、創新傳播同樣不容忽視!鄙虾@F團長谷好好說,“新媒體、新傳播方式的誕生,可以助力傳統戲曲創作得到多元化的發展,使舞臺效果更引人入勝,讓戲曲充滿新的生命力。我們希望通過各種手段,讓大家了解中華文化、尊重中華文化。當然,最終更希望大家能走進劇場欣賞昆曲,讓戲曲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保ㄐ氯A社記者 楊溢仁、杜瀟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