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淪為金融"衍生品" 業內人:圈錢游戲
2016-09-02 11:27:00 來源:北京日報
中國電影市場從去年暑期延續至今年春節的票房神話,到今年暑期檔無可奈何地破滅了,資本像一只無形的手也在其中充當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由于那些沒有藝術底線的資本大量介入,把電影變成一種資本運作和游戲,看似熱鬧,實則已埋下禍根。
你看到的
暑期檔國產片票房下滑四成
習慣了狂奔的中國電影市場,在行將過去的這個暑期檔連踩好幾腳急剎車。
據藝恩票房統計,截至昨天,今年暑期檔上映影片超過百部,票房總額約123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國產片數量接近80部,總票房勉強超過47億元,相比去年暑期檔國產片勁收79億元的戰績,同比縮水約31億元,下滑幅度近四成。如果論影片個案,結論更令人灰心。在為期三個月的暑期檔里,今年票房最高的《盜墓筆記》近9.9億元,這意味著今年暑期無一部國產片破十億。而且,即便將“門檻”下拉到5億元,成功跨越的也只有《盜墓筆記》《絕地逃亡》《寒戰2》和《大魚海棠》4部影片。要知道,去年同時段單單《捉妖記》《煎餅俠》和《大圣歸來》“三駕馬車”就斬獲票房超40億元,《捉妖記》更是以逾24億元的票房將《速度與激情7》從內地最賣座影片的寶座拽了下來。
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上映影片中,豆瓣評分在5分以下的“垃圾片”占比超六成。還有,以前競相爭搶暑期檔的現象出現“畫風突變”,包括《大話西游3》在內的多部影片臨時撤檔,“技術原因”、“檔期競爭激烈”成為集中借口。“電影市場大盤疲軟,加之對自身影片質量不夠自信,選擇后撤也是自保。”電影市場分析專家蔣勇說。
你不知道的
中國電影淪為金融“衍生品”
在蔣勇看來,資本的雙刃劍正在顯露其猙獰的一面。這些年伴隨各路資本瘋狂涌入,的確讓國內市場的容量由幾十億元快速躍升到四百多億元,“但也掩蓋了創作能力低水平徘徊的現實。電影人在坐享風口浪尖無限風光的同時,沒能拿出更多讓觀眾愿意花兩小時認真觀看的影片。”電影市場研究者劉浩東也認為,資本大舉介入已影響到電影人的心態,“對于電影生態而言,‘賺快錢’才是傷筋動骨。”
著名電影人周鐵東看得更透徹,“內地電影市場一度飆漲的內在動力是電影生產被金融資本所裹挾,而不少資本醉翁之意不在電影,它不過是金融運作的諸多環節之一。”
典型案例莫過于上半年爆發的電影《葉問3》假票房事件,其幕后投資操盤者正是資本市場的老手——快鹿集團。有業內人士如此分解其運作手腕:利用旗下影視公司,通過自家資金管理公司,在多半是自家的P2P平臺進行融資,看起來錢是投向了影視項目,但顯然幾家關聯公司的股價才是其興趣點。
“在環環相扣的流程中,你很難看到因電影而起的所謂影視項目,與藝術生產還有半毛錢關系。”一位不愿具名的電影從業者認為,如此做法只會將電影從藝術作品無限拉低成金融斂財工具,“整個套路就是某種‘圈錢游戲’,電影更像是出于融資宣傳打出的一則華麗的‘廣告’。”
近兩年,包括基金分拆、保底發行等與電影產業并無關聯的眾多金融概念,頻頻出現在影片制作、發行、放映等各個環節。周鐵東透露,其常見做法是,一部影片創作過程中所需的資金,都可以被打造成標準化的理財或信托產品進行融資,而且相關投資方還能從股票市場坐收漁翁之利。從去年的《港囧》到今年的《美人魚》……與金融衍生品相生相伴的影片比比皆是。
“電影人瞬間就可以切換成金融領域的高手。”劉浩東認為,資本介入電影本沒有錯,但如果電影人只去思考如何聯手資本獲得高額回報,資本之惡就會被放大。
你該思考的
擠泡沫讓電影遠離資本迷途
按照目前的票房分賬及繳納稅金比例,制片方的收益約占電影總票房的三分之一。比如去年內地電影市場約440億元總票房,制片方從中獲得收入約147億元。再刨除其中的進口片份額,國產片制片方獲得的收入不足百億元。在投資與回報持平的情形下,國產片目前制作投資額也就在百億元以內。
“但現在電影圈的制片投資額遠超回報額,供求已大大失衡。”蔣勇認為,超常供應的金融資本并不寄希望于票房回報,而是借電影“下蛋”,從資本證券市場上謀財。在他看來,過多的“資本泡沫”已綁架了中國電影,導致電影產業走上迷途,并未推動電影產業壯大。有外媒不無揶揄,中國即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票倉,但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坐到影廳觀看電影呢?
相比中國電影市場成熟得多的美國電影市場,就不會出現像《葉問3》這樣的資本游戲。“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應該思考,這到底是依然稚嫩的中國電影市場產生的畸形表現,還是在監管與法律層面尚有缺位?”周鐵東如是說。
事實上,作為商業融資的一種,電影項目完成融資后,理應可以從融資平臺追溯資金是否真正用到了電影制作上。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再難查詢到資金用途。“電影融資領域出現的泡沫,實際上就是政府管理上的缺位。”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周正兵認為,要治理目前電影行業的融資亂象,還得落實相關法律法規,但凡管理不到位,就有人乘虛而入。
在中國影協秘書長饒曙光看來,今年暑期檔的票房滑鐵盧,反而有利于擠掉那些投機的資本泡沫,“短期資本、非專業資本退潮,中國電影才能真正走上質量提升的正途。”“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市場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在這場電影資本主動吹起來的泡沫里,誰在裸泳也許很快就能見分曉。
編輯:曉凡
關鍵詞:中國電影;衍生品;電影人;電影市場;電影產業;圈錢
中國電影(600977)交出了上市以來的第一份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凈利潤為6億元,同比增長34.3%。
2016-09-01 15:34:00
暑期檔電影票房不佳 業內人稱因爛片多 票補少,25日,中國 北京第十三屆數字電影論壇在北京召開。”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的推進,不少導演都表示要制作VR電影,其中包括張藝謀、高群書等。
2016-08-26 07:30:00
中國電影的問題都知道,關鍵在解決,靠票補、概念炒作、營銷快速拉動中國電影市場增幅,在暑期檔將要結束的時候已經現出原形:市場整體增速放緩、觀眾不滿情緒彌漫、走進影院的熱情開始消退、創作仍無起色。童剛講話的第一關鍵詞是“精品”,而想要引領國產電影順當地進入精品路線,恐怕還是要讓創作群體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2016-08-19 10:04: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