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6月20日消息(記者吳新偉)19日,“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式暨重慶徐悲鴻美術館開館儀式,在位于重慶江北區石家花園徐悲鴻舊居舉行。《巴人汲水》、《牧童與牛》、《立馬》等23幅徐悲鴻在渝時期的珍貴原作,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藝術大家22幅精品原作一并展出。

  1937年,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隨中央大學西遷至重慶;1942年,徐悲鴻在重慶磐溪創立中國美術學院…… 美術史學家普遍認為,在重慶的10年,是徐悲鴻藝術創作的高峰時期。《巴人汲水圖》、《六駿圖》、《奔馬》……一批享譽美術史的畫作在重慶誕生。其中,《巴人汲水圖》反映了抗戰時期重慶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是徐悲鴻現實主義畫作的高峰,為后人稱道。

  今次展覽將徐悲鴻曾居住的石家花園一樓作為原景展示區,復原了徐悲鴻當年的畫室、會客廳與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的最初場景;二樓為真跡原作展示區,展現了藝術家在特殊時期利用繪畫藝術為國抗爭的民族精神,以及他們的家國情懷。據介紹,本次展覽既是對徐悲鴻與重慶這座立體城市內在聯系的梳理,也是對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建立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