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9日消息(總臺記者韓雪瑩 吳俊 俞翔)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呈現早發、高發、低齡化趨勢。近視逐漸成為影響兒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如何預防近視發生、控制近視發展,也影響著家長對孩子學習用品的消費選擇。
近日,有媒體爆料,原本“護眼”的作業本卻成了“傷眼”本,記者對中小學生常用的課業簿冊即作業本開展調查,隨機網購了五十余款相關產品,多數印有“防近視”字樣,送往第三方檢測發現,三成產品的內芯紙張,D65亮度、D65熒光亮度存在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等情況,部分產品D65熒光亮度超標嚴重。不合格的指標如何影響兒童青少年用眼?家長該怎樣選擇?
一些主打“防近視”功能的作業本進入市場,精準識別了家長們的“護眼”焦慮。家長巫先生說:“我平時買的時候,就盯著那種紙是米黃色的產品,看著沒那么刺眼,還有包裝上寫了‘無熒光劑’‘保護認證’的,我感覺這樣應該靠譜些。”
被商家宣稱能緩解視疲勞、預防近視的作業本,究竟是否為科學護眼的新選擇?家長周先生這樣理解這類產品的原理:“我一直以為紙張顏色淡一點,反光沒那么厲害,孩子看久了眼睛沒那么累。但要說這個產品的可信度,我心里其實也打鼓。有一次買到的本子特別薄,一寫字就透到背面,稻草都在里面,也不知道是不是打著‘護眼’的旗號偷工減料。作為小孩家長,我就希望能有個靠譜的標準。”
實際上,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GB40070-2021),對課業簿冊(亦稱作業本)即中小學生與教學配套使用的本冊的內芯紙張提出了明確的衛生要求,包括D65亮度≥55.0%且≤85.0%、D65熒光亮度≤5.0%、定量≥65.0g/㎡等(圖畫簿和毛筆書法簿除外)。
國家紙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學術帶頭人、紙品部部長陳春霞參與了該標準的起草。
陳春霞說:“紙張D65亮度,也就是通常說的紙張的白度,是在D65光源照射下按標準方法測試得到的反射率。一般來說,紙張白度越高、反射率越大,對視覺刺激越強,對兒童青少年視力產生影響的可能性也會比較明顯;當然,如果紙張白度過低,也會使閱讀變得困難,進而影響視力。”
記者了解到,市面上很多作業本會被制成偏黃的顏色,不少家長也樂于為這類產品買單。“紙張顏色越黃、護眼效果越好”,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陳春霞表示,還要辯證看待所謂“黃色”,過黃的紙張對護眼適得其反。“色度偏黃的紙張對視力保護是有利的,這是被長期以來國內的教育、醫療、疾控、造紙生產等領域的一些研究人員對我國學生課業簿冊在白度、色度對視力影響方面的研究結果所證實的。但其中也有一些產品涉及‘本色紙’的概念,還有一些是用黃色墨作為底色的紙,它們如果進行D65亮度測試,有可能會出現不合格的情況。我們把D65亮度定在55.0%-85.0%之間,還是基于視覺上看起來比較舒適的一個白度范圍。”
楊濤從事造紙行業三十多年,他告訴記者,不額外添加黃色墨的前提下,紙張顏色偏黃是因為其中含有雜質,一些淡黃色的“防近視”作業本宣稱運用特殊工藝降低反光、添加護眼成分,并不符合生產實際。
楊濤說:“我們造的紙由木質素和纖維素兩種成分組成,木質素本身有點淡黃色的,纖維素是白色的。制漿之后,纖維的提純度不是特別高,但為了達到紙張的白度,這里面就會添加熒光劑、滑石粉、大理石粉等,通過一些化學作用讓紙張越來越白,它就可能變成一個白度讓眼睛不適的狀態。”
D65熒光亮度,是評價紙張中熒光增白劑含量的檢測指標。據了解,熒光增白劑在外界紫外光的激發下,能夠發出藍色或藍紫色的可見光,從而與紙張原本偏黃的顏色形成互補,達到增白的視覺效果。公開資料顯示,紙張生產過程中添加熒光性物質,常被一些采用劣質紙張或廢紙為原料的生產廠家用來遮蓋紙張雜色。多位業內人士證實,在所有色光中,藍紫光對人眼的作用功效較高,可能對用眼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國標對課業簿冊內芯紙張的定量也提出了明確要求。紙張定量,又稱紙張克重,是指每平方米紙張的重量或質量。媒體調查發現,一些廠商會使用低克重、高松厚度的紙張來冒充高克重紙張。為什么要將紙張定量納入到強制性國標中?陳春霞解釋:“主要是考慮到紙張定量如果偏低,很容易導致不透明度比較低,從而引發透印的現象。透印就會導致紙張正背面的字跡、圖案相互錯疊,干擾到閱讀或者書寫時視覺的識別,對視力保護是不利的。”
電商平臺上售賣的部分“防近視”作業本產品
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發現,很多課業簿冊產品的封面上都印有“防近視”,有些還標注了“新國標”字樣。浙江省出版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副主任沈建國分析認為,商家打出的所謂“新國標”的概念實際上是模糊的。目前,行業內既有國家標準《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GB40070-2021),也有輕工行業推薦性標準《課業簿冊》(QB/T1437-2023)。
沈建國說:“《課業簿冊》是推薦性標準,只有在法律法規引用和在產品及包裝上標注的時候才必須執行;而《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是強制性標準,只要屬于這一類產品的,就必須執行這個標準。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根本不用打‘新國標’,因為只要有一個指標不符合GB40070-2021的技術要求,這個產品就是不合格產品,是不能上市的。”
實際上,《課業簿冊》(QB/T1437-2023)對內芯紙張的D65亮度、D65熒光亮度、定量的要求與《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GB40070-2021)完全一致
沈建國進一步指出,《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實施以來,其適用的教科書、教學輔助用書、考試試卷在生產中都執行得非常嚴格,相比之下,對課業簿冊生產的約束卻略顯薄弱。
沈建國表示:“課業簿冊是一個大類,比如方格本、田字本、米格本、作文本、語文本等,這個概念其實并沒有非常強制,這也是有生產廠家敢不執行強制性標準的原因。而在印刷領域,相對來說課業簿冊對印刷廠的資格要求也是比較低的。所以從行業主管部門,包括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新聞出版部門,現在參照《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管理得比較好的是通過財政買單進入中小學課堂并發給中小學生的課業簿冊,而對于電商平臺上的這些課業簿冊,有可能最終的使用對象并不是兒童青少年,那么商家就有辯解的理由不執行。”
適用于《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GB40070-2021)的類目
此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曾對當地生產、銷售的學生用品(課業簿冊)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并發布了消費使用提示,其中包括:1、檢查課業簿冊產品標簽上的信息,包括品名、生產廠家及地址、執行標準、生產日期、合格標識等;2、不要選擇過白或過暗的簿冊;3、還應考慮內芯厚薄及平滑程度。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2024年上海市學生用品(課業簿冊)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所附消費使用提示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劉賀婷提示,目前尚無相關研究表明某種作業本的紙張有明確的護眼功效,家長更多能做到的,其實是參考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中明確的技術要求,避免選擇傷眼的課業簿冊產品。
劉賀婷說:“單純靠‘護眼作業本’來防控近視肯定是不科學的。主要推薦大家多做戶外活動;其次,寫作業的時候要有‘雙光源’,即書房里有一個頂燈、桌子上放一個臺燈;還有建議大家保持‘一尺一拳一寸’這樣標準的讀寫姿勢,看書、寫字不要連續‘作戰’。這些平時綜合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注意保持,才能起到護眼的作用。”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